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铁路总公司或成第一央企 盛光祖仍为部级待遇

2013-05-16 08:39 来源:凤凰网 作者:杨昊霆

    “局级”升“副部”

    “希望下辖的都是平级兄弟”

    去年3月,四大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0.79% 资金 研报]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0.64%]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从局级升格为副部级单位。

    当时保监会传出的消息称,四家国有保险公司升为副部级,是为与副部级的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0.22% 资金 研报]拉平,“是监管公平的体现”。

    “定了副部级,中组部才能接管这些企业干部。”人大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解释,“这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方面管理者希望下辖的都是平级兄弟,不能厚此薄彼,另一方面部级干部更愿意管副部而不是局级。”

    张星久则认为,“可以说,这些大的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乃至于行业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级别。从某种意义来说,也表现了国家对它们的重视。”

    >>解读

    有了公信力“小管大”才有底气

    “管平级”甚至“小管大”的弊端其实已在实例中显现。2008年机构改革后,本应由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但实际上却是由国家发改委主导完成的。

    一位熟悉内情人士回忆,当时交通运输部遇到很多困难,难以协调副部级的民航局,更别说平级的铁路等部门。后来只得由发改委出面。“发改委掌握着资金规模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话语权更强,协调阻力更小。”

    “如果是因为不能公开的利益纠葛,自然只能用级别去压。”毛寿龙认为,这个问题提示我们要推动法治建设。在法治社会,不看级别高低,部长开车违法,一个普通警察照样罚你。法治的力量不在级别,在于公信力。如果监管者能公开公平公正执法,那都是有力量的。

    >>连线

    要控制国企 人事是最直接方式

    专家认为,“改革的深水区”,体现在国企是最直接的。上层一直在尝试国企改革,方向和原则也都是明确的。

    华商报: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毛寿龙:目前国企的管理还是行政化的。因为一方面国企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局经济调控,所以国企不能完全照市场经济的方式去运行。而要控制命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人事控制。如果放开人事权,那就是彻底松手了,唯一的调控手段也没了。

    张星久:“国企行政级别背后牵扯太多企业干部和员工的利益调整。他们一生的事业和意义都在这里,一下搞没了,必然会增加改革的阻力和震动。没找到更好的方式前,不会动这块。”

    华商报: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毛寿龙:国家不该管理国有企业,应该去行政化,国家资产可以信托化,让市场去管。目前来说,可能有级别更好管理一些。但应该是内部级别,而不是和国家的行政级别挂钩。

    现在太多待遇和行政级别挂钩,比如坐头等舱、享受医疗等。如果行政级别与之脱钩,一切社会化、市场化,所谓政治待遇就不会有太大意义。

    张星久:国企管理确实不是单纯市场规律决定的,从长远看,肯定要改革。但目前恐怕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只能是根据现状,在磨合、试错和权衡中总结经验教训,等到国家下一步改革有了大突破,才能寻求到一种尽可能恰当的状态。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市第二届企业家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投资湛江,正当其时!
  • 企业和城,共同成长!
  • 湛江生动展现“城市体育性格”
  • “产业+民生”双轮驱动!驻遂溪界炮镇工作队书写帮扶新答卷
  • 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启幕
  • 湛江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