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湖南大米自检镉超标50% 农民商人喊无辜

2013-05-20 09: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何海清

    追问镉大米

    据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消息显示,湖南四间大米加工厂的产品被检查镉超标。但涉事工厂老板认为,他们也是大米镉超标事件的受害者。据悉,东莞两家涉事米制品厂均已停产,库房原料大米已被质监部门封存,正在等待进一步检查。

    攸县的粮食生意人都慌了神

    整个攸县的粮食生意人都慌了神。广州的采购商拒付湖南攸县大同桥镇大板米厂刘老板的大米钱。他出产的大米已被广州相关部门查封,近十吨,近三万元的货款就拿不到手。现在,广东没人要湖南大米,厂里工人全歇了。

    王老板在攸县石羊塘镇的田星大米加工厂还囤货近百万吨。

    可国内的市场对于湖南米都有了不好的印象,“只是湖南的本土市场对我们没有偏见”,他说生意愈发难做。

    攸县高和镇夏生大米厂也已经停工。不过,老板欧夏生说,是为了更换打米机,两三个月后可恢复正常,“人总要吃饭的”。

    还有衡东县大浦镇东洋米厂。

    负责人阳先生也说不清楚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据称,问题大米是2012年生产的,衡阳市质检部门检验过,质量合格,为什么在广东被发现镉超标?

    “当地自检,镉含量超标约50%”

    刘老板说,镉超标的责任如今都背到了中间商的肩上。

    可他们只负责大米,去壳,装袋,没有深加工,不清楚问题出自哪个环节。他每年产米约三五千吨,并非全部供往广东地区,“更多的粮食进入了本地的粮食储备库”。

    王老板说,自己生产的大米,当地自检,镉含量超标约50%,这是普遍情况,大家都知道,生意照做,本地人也照吃。

    东洋米厂的阳先生说,米厂开了好几年,都是从本地,主要是衡东县、衡南县一带收购谷子加工大米,此前从没听说过有问题,“我自己家也在吃这种大米。”

    农民也说不清楚镉来自何方。

    “自己明知道种植的稻谷是做了手脚的,我们自己怎么可能还吃。”农田附近几十公里内基本没有工厂,灌溉又大多靠雨水,“我们都没有错,要错的只能是土地了”。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市第二届企业家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投资湛江,正当其时!
  • 企业和城,共同成长!
  • 湛江生动展现“城市体育性格”
  • “产业+民生”双轮驱动!驻遂溪界炮镇工作队书写帮扶新答卷
  • 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启幕
  • 湛江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