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文艺工作者还需不需要像您以前一样,为了创作精品去第一线体验生活一两个月?
郑:比较难了,市场经济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所以出现了许多泡沫作品。现在的作品深度大都不如以前,变成商业性了,昙花一现。目前,我国一天歌曲产生10000多件,但能留下来的很少。现在不仅我们国家,包括世界都是,流行音乐占了百分之八十,严肃音乐还不到百分之二十。现在电视机一打开看到的都是没有什么艺术性的东西,商业性作品狂轰滥炸。能让人欣赏、给人美感和心灵启迪的越来越少。
记:作为中国音乐界的一名老前辈,您曾经为严肃音乐请愿,为什么?
郑:搞审美艺术性看的人少,搞流行音乐则年轻人喜欢。从目前音乐市场来讲,音乐主要有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从整个文化系统来看,主要有流行文化和严肃文化。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区别在什么地方?流行音乐有娱乐性,有商业价值;严肃音乐有审美功能,有舆论功能,还有认识功能,最重要的是严肃音乐有教育功能。《我爱你中国》有一段故事:播出半年左右,来自华侨兴隆农场一位青年给我写信,他说:郑叔叔,我是一个文艺青年,最近心情不好,不想生活下去了,准备轻生,正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中央电台播出的《我爱你中国》……他写了很多,最后写了句:“郑叔叔,你救了我一条命。” 假设,这位青年心灰意懒的时候,如果听到的不是《我爱你中国》,而是《一无所有》,也许就会激发他对新生的向往。另一个例子是:有位十几岁的女孩子,成天在家里闭着眼萎靡不振地听“真的好想你”,她家长出面呼吁:“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好的作品有激励人心的力量,这就是严肃音乐的教育功能。现在我们怎么办呢?首先在认识上一定要提倡严肃音乐,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严肃音乐,喜欢流行音乐可以,但不要完全投入其中。第二是采取措施,外国流行音乐政府不管,政府拿钱扶持严肃音乐,包括香港政府也大力扶持严肃音乐。政府大力扶持,严肃音乐路宽得很,就能培养自己的听众。当然,这不是一蹴而成的,要几代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