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十年守护,21万亩珊瑚花开

2013-12-26 16:1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梁染渠 崔彩玲

    “保护区内21万亩珊瑚开花了,几乎没出现白化 (死亡)现象,还多了几个新物种,真可谓‘一树红花照碧海’。”昨日,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廖宝林副主任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全球珊瑚退化严重的形势下,这确实是一个喜讯。

徐闻珊瑚长势良好。通讯员 陈北跑 摄

    “这10年来,当地渔民保护珊瑚的功夫总算没白费!”保护区所在地徐闻县角尾乡的党委书记柯俊感慨地说。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也认为,徐闻珊瑚这几年长势良好,与保护宣传到位、保护措施得力分不开。

    十年前

    渔民“不识宝”

    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珊瑚礁很受伤

    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徐闻县西部的角尾乡和西连镇沿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鹿角状、牛角状、树枝状的枝状珊瑚,脑袋状、脑纹状、蜂巢状、盔甲状的球状、块状珊瑚。经科研调查,保护区的珊瑚品种经鉴定辨认的有3目19科82种,其中不乏珍稀种类,甚至有些是国内首次发现。它是我国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种类集中最多的珊瑚礁自然资源,也是全球最北缘的珊瑚礁带。

    然而,由于附近渔民“不识宝”,近10年前,这里的珊瑚曾经遭受严重破坏。这里的海岸线共23公里长,有50米宽的珊瑚带。在保护区未划出时,为追求经济利益,附近的渔民在珊瑚带上开辟珍珠养殖场。他们大面积养殖珍珠,在海里打桩、拉尼龙绳,毫不怜惜地在珊瑚上行走。被戏称“千年一开花,千年一结果”的珊瑚被踩断。若渔船遇上退潮而搁浅,渔民就下海推着小船前进。小船无情地将鹿角状、牛角状、树枝状的枝状珊瑚一一“撂倒”。

    此外,渔民发现珊瑚礁里躲着很多鱼虾,但无法用网捕捉。他们就采取土制鱼炮炸鱼,对珊瑚礁造成极大伤害。徐闻所处的纬度是珊瑚礁分布的边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以上种种人为因素导致了徐闻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极度不健康的状态。”黄晖说。

    那时的渔民从没想过,他们得到的只是小小鱼儿,却损失了需千百年才可成形的珊瑚礁。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 湛江供电局雷霆出击战“桦加沙”  全域复电后火速援阳江
  • 湛江9条主次干道悬挂千面国旗 盛装迎国庆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