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装运北上的蔬果。
读流通——
建立大流通批发市场
“湛江晚报‘千里追菜’,你们反馈回来的诸多数据与信息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料,这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销区对我们产品的要求。”陈继谦说,“从记者传回来的信息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流通制约着北运菜更好的发展。”
陈继谦称,在全国地级市果蔬产量中,湛江排列在全国首位。“实际是现在每年外运菜已突破了600万吨,光是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去年的北运菜就达到150余万吨,其中输往黑龙江市场就有308500吨,输往山东275000吨,输往河北245000吨。有这么大市场,必定有大的流通才行。种得很好,卖得不怎么样,农民兄弟就要吃亏,赚不到钱。”
对于如何推动大流通,陈继谦指出,除了“抱团”发展之外,一定要利用湛江的龙头企业,带动田间地头的农户,把湛江大流通培养起来。“在传统田间地头的交易买卖方式,是搞不起来的。”
据悉,湛江冬季外运菜流通在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可见地位的重要性。要建立大流通,必须要有自己的市场。
“农产品上市公司海吉星看上了湛江,这家公司多次来湛,想做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湛江是否也可以建立一个大的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呢?除了流通出去,还可以引进来,进来之后经过我们再批发出去。如果把湛江农产品大流通搞起来,效果肯定不得了。”陈继谦举例说,如今全国60%的进口水果都是经过广州江南市场调到全国各地的,这个平台一年交易量超过1000个亿”。
他进一步举例,在北部湾的市场,目前就建立了南菜网,农易贷等,在网上知道价格,可进行交易买卖,农民贷款也方便。“目前湛江的情况是,农户想做大做强,但没有平台融资,信息网络滞后,流通没有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