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国内数个H7N9疫苗申报临床试验 官方尚未批复

2014-02-09 10:16 来源:新京报 作者:魏铭言

    追访

    如“基因技术”用于H7N9疫苗或需新建生产线

    徐建青称,他们研制的H7N9疫苗是一种基因疫苗。做出这种工艺选择的原因是:灭活技术对H7病毒系的确“不感冒”。因此,上海科研人员尝试把H7N9的主要致病基因植入到成熟的疫苗载体上,相当于存进保险柜里再放到人体细胞中,由于病毒的蛋白结构没有被灭活过程破坏,就有效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对此,北京一家H7N9疫苗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表示,基因工程技术,能否成功用于H7N9疫苗,还有待实践检验。

    目前,我国已获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采用传统的灭活或裂解工艺。近年来,也有国外疫苗企业采用细胞技术研制出新型流感疫苗,以省去传统灭活或裂解工艺中,鸡胚培养的时间和成本,但尚未或大规模应用。

    北京科兴生物是科技部H7N9疫苗研发课题的五个参与团队之一。昨晚,该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刘沛诚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他们目前向国家食药总局申请开展临床试验的H7N9疫苗,也是采用上述传统工艺研制的。

    针对灭活疫苗是否对病毒H7N9缺乏有效性这一问题,刘沛诚坦言,在此前的研究过程中,他们确实也了解到灭活技术对一些流感病毒的有效性不强等问题。一个很典型的实例是,在几年前,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疫苗研制过程中,研究人员就发现,相对于传统的流感疫苗,H5N1灭活病毒疫苗的剂量要非常大,才能起效。但剂量增大,受种者的接种风险自然也随之加大。

    比如,初期的临床研究显示,传统工艺下的H5N1灭活疫苗,要每剂次90微克连续接种两针,才能有效激活受种者对H5N1的免疫保护应答。因此,之后获国家食药监局批准生产储备的大流行流感疫苗,采用了全病毒加佐剂的工艺。“这样一来,10微克两针,就能起到让受种者对H5N1免疫的效果”,刘沛诚说。

    此次,北京科兴申报临床试验的H7N9疫苗,正是以大流行流感疫苗为原型疫苗而研制的。

    一位疫苗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因工程对流感疫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若未来该工艺的H7N9疫苗获批生产,则意味着有疫苗企业需要为此上马新的生产线,还要经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这种投入非常大,且批量需要更长的时间。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奥运冠军何冲点赞湛江国际潜水大赛:体育赛事成认识湛江新窗口
  • 冠军“回家”!王伟莹、郑钧之重返湛江市海滨游泳场
  • 编程驭海,以技逐浪 各地选手竞逐海洋智慧养殖新高度
  •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赛点召开赛前全体会议
  • 省超联赛半决赛首回合大战:比赛精彩刺激 球迷宛如过节
  • 深耕蓝色沃土 向海图强谱新篇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