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一条虾走出国门的六次“体检”
工人们在认真地给对虾进行去头、剥壳。
我市水产品顺利通过欧盟考察团的考察,为我国水产品拓宽输欧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让不少市民感到好奇:一条虾从繁殖到成长,再到走出国门,成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这中间到底要经过怎样的一个严格“体检”?检验检疫部门如何控制出口水产品的安全性?日前,记者重走欧盟考察线路,先后走进迎检企业、水产品养殖场,了解水产品的出口检验检疫过程。
检验检疫人员向欧盟FVO考察团官员介绍养殖场监管情况。
在此次接受欧盟考察的水产公司和养殖场,记者看到,企业均有自己的实验室,原料进厂均需进行严格的质量和卫生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允许加工,给对虾称量、清洗、除杂质、去头、剥壳、冷冻、包装等流程均按照出口相关质量安全和卫生要求一丝不苟进行,产品经再次检验合格后方报检出口。
记者从湛江检验检疫局获悉,虾苗从投苗开始,就要确保其源头安全。在捕捞前,首先进行一两次抽样进行药物残留、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包括企业自检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官方检测,这是出口产品的原料检测关,检验合格后方允许出口加工企业收购。原料进入工厂后,企业在原料验收环节再次对原料进行微生物和药残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允许加工。对虾在加工过程中,企业也要抽样进行微生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