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信息还需进一步细化
国家质检总局新规还明确,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已罐装在向消费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装中。
董金狮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洋奶粉分为几种,一种是原装进口的,这种奶粉指的是原产地注册,生产、包装也都在原产地完成;一种是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再在国内分装,这种奶粉容易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还有一种是国内企业去国外注册一品牌,奶源可能来自国外,但生产、包装等全部在国内完成,这种奶粉最容易让消费者混淆,以为其是进口奶粉。
陈渝指出,国家质检总局禁止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的新规,对于洋奶粉的影响目前还不好估量,因为大的洋品牌其实在国内均已建有工厂。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从境外原装进口的奶粉品牌成本会上升,因为在境外包装、印刷、人力成本就高于国内。而且,以往大包装进口的运输成本也要低于现在全部包装好再运输的成本。
此外,生产日期上也有影响。如果大包装进口在国内分装,其罐体上印刷的生产日期其实是在国内分装的时间,并非真正的生产日期。而现在新规要求必须在境外完成灌装,即意味着其包装上标示的生产日期提前了,更利于消费者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陈渝认为,近年来,洋品牌奶粉负面新闻不断,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此新规也为进一步规范洋品牌。“洋奶粉”新规实施后,不仅提高了奶粉进口的门槛,对那些山寨洋品牌奶粉也将形成很大的冲击。今后宣称“奶源进口”或在国外代工生产的那些所谓“洋品牌”奶粉,蒙骗消费者就没那么容易了。此外,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同样是个利好消息。
对于不少品牌打擦边球、消费者很难辨别原装进口还是国内分装的问题,陈渝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最好能出台一个标准,用简单化的标识告知消费者哪个是原装进口,哪个是国内分装,哪个是国内生产,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此外,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最好能出示公告,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各个奶粉品牌的具体信息公之于众,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