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这条村还被废旧轮胎“包围”,村内污水乱排、垃圾无序摆放、村容让人直皱眉头;
谁曾想过,一年以后,这条村被列为“生态文明村”典型。

这条村便是吴川振文镇的生香村。近日,吴川市召开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工作推进会上,生香村村干部被请上台作了经验介绍。
改变从去年开始,2013年4月份,吴川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工作,用行动践行“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发展理念。生香村借此契机,经过整整一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
“轮胎村”的旧貌
生香村位于吴川市区西面,距市区仅一江之隔,现有198户村民,1200多人。
生香村可谓“轮胎村”——村里主导产业是橡胶、轮胎。上世纪80年代初,该村村民放下锄头,洗脚上田,合股联营加工废旧轮胎企业,发展到30多家,当时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4000多元,在振文镇遥遥领先。上世纪90年代伊始,生香村改变经营方式,由原来股份小企业变为联合企业大公司,在全国各地经营的公司多达50多家。2013年,该村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然而,随着村民富起来的同时,村容村貌却每况愈下。失去价值的废旧轮胎被随意丢弃在村头空地上、田野里和道路边,不仅有损村容形象,也造成地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村干部给记者展示了生香村整治前的“旧貌”——村民垃圾杂物随处摆放,村头标识不明,绿化园区杂乱不堪;香桂湖畔杂草丛生,湖水中漂着杂物、浑浊不堪;宽阔的村道旁的田野里,是煞风景的废旧轮胎,堆积高似小山包。
生香村换新颜
走进今天的生香村,高楼栉比、道路纵横、一尘不染,仿佛走进了城市小区,其干净整洁,让人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过去的不堪。
去年4月,吴川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工作,一年时间里,生香村借着“创文”东风,加上村里和社会力量的合力,实现了“华丽转身”——
村头干净整洁,竖起了写有“生香村”的刻石,典雅大方;香桂湖畔建起了仿古的花岗岩栏杆,将一池碧波荡漾的绿水围拢起来,美不胜收;村道旁边不见了废旧轮胎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丛丛的绿化植物和绿油油的庄稼;村中绿化园区,新添了假山奇石,绿树成荫、规整有序。
24日,记者来到生香村,看到一幅“生香村规划图”竖起在香桂湖湖畔。这张规划图,为生香村未来绘就了美好的蓝图,规划面积为116688平方米,其中住宅区、亭台楼阁、水渠道路、平湖绿树都划定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