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肇事司机进行讯问。
“逃”与“追”较量 零碎线索难不倒有心人
邓锦荣对事故侦破工作有着执着的韧劲,他坚持做笔记、写心得,总结不同类型案件破案的方法。一些司机认为半夜驾车出事,如果周围没有目击者,车辆不挂牌或挂假牌,逃跑后警察破案无从下手。邓锦荣对此给予有力回击,警戒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极不负责任,且自欺欺人,很幼稚,认为无论任何时间发生交通事故,一定会有蛛丝马迹,都能循迹破案,只是难易的程度不同而已。
五年前,国庆节夜晚10时50分,唐某某驾驶悬挂粤G4×××4号牌(假牌)的无牌小客车在绿华路由东往西方向行驶,途径汇景名都路段时,与行人张某某、刘某某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坏、张某某及刘某某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唐某某驾驶肇事车辆逃逸到开发区长平路市质监局路段处,拆除粤G4×××4号牌,随后携带号牌弃车逃之夭夭。
一辆磨了双码的假牌出租小轿车,撞倒两名儿童后未停车抢救伤者,而是驾车逃逸,致使两名小孩经抢救无效死亡,性质十分恶劣。当时,事发地无路面监控,事故发生后交警霞山大队即展开地毯式搜查,封锁辐射事发地点、路口,通宵达旦深入走访、排查,对沿线厂区、单位、门口店铺所有监控视频追踪,最终通过相关的轨迹串并筛选确定嫌疑车辆及肇事司机。
闯了这样的大祸,肇事司机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只要感到风声稍有不对,即换地躲藏。在几个月的艰苦追逃过程中,罗建戈大队长亲自挂帅,带领邓锦荣等一路追到韶关,先后两次上重庆,最后在重庆警方的鼎力相助下,重新发现肇事司机踪迹,并在重庆一偏远山区工地上艰难抓获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押回途中叹气地说:“以为你们没有任何线索可查,可以侥幸逃掉了,现在终于结束了逃亡的苦日子了……”在第二天提讯时,唐某某还说:“这几个月以来都睡不好觉,一听到警笛声,就以为是警察来抓我了,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最终,唐某某受到被判九年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涉及电动车的事故比重越来越大,而电动车一旦发生事故,又没有车牌,如果骑车人逃逸了,能破案吗?邓锦荣却善于从生活、工作的轨迹入手,解决破案难题。
2012年12月18日,钟某某驾驶电动车在开发区海滨东一路由东往西行驶,7时20分许,途经海滨东一路海军工程八处路段时,与步行的李某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事发后,钟某某随救护车送李某某到422医院竟趁机逃逸,李某某经抢救无效于第7天死亡。
事故现场当时虽没有监控像头,且肇事女司机安排家人将肇事车辆开走,并在伤者抢救期间趁机逃跑,加上报警不及时,事故现场留下痕迹、线索很少,但邓锦荣坚持“不抛弃”,通过深入事故现场周边走访调查,调取医院的监控,从一个不起眼名字的签名找到破案的关键,经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抓获肇事逃逸司机。当初,肇事司机仍抱侥幸心理,拒不认罪,邓锦荣精心设计审讯方案,通过出示证据,政策攻心,并与精干民警无缝衔接采取攻心战,突破肇事司机心理防线,促使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最终,她对受害人家属的深表悔意,并感谢民警及时挽救了她,表示引此为戒,终身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