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云南鲁甸县6.5级地震夺去了上百万群众的家园。所幸的是,震后的塌方、堰塞湖都没有让鲁甸成为一座孤岛。成百上千的志愿者,陆续奔赴灾区,帮助灾民重新搭建起生命线。
情系鲁甸灾区,湛江的不少热心市民也带着满腔热血,准备加入支援鲁甸的志愿者大军。其中不少民间志愿者向本报咨询前往灾区支援的注意事项。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目前,灾区抢险救援、医疗救治、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由于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山高坡陡路险,道路损毁严重,地质灾害多发,交通通行不畅,伤员转运和救灾物资运输面临很大压力,加之灾区余震不断,大量房屋倒塌或受损,基本没有接待能力,如大量人员前往,不仅自身安全难以保障,也给当地救灾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国务院办公厅于5日发出通知要求,有序支援鲁甸灾区做抗震救灾,其中提到,“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解释说明,及时劝阻非专业救援组织、志愿者、游客等近期尽量不要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为此,本报特作如下温馨提醒:
1、勿盲目驾车前往灾区。由于地震导致的塌方,许多通往灾区的道路都被封堵。志愿者们应尽量避开通往灾区路段,为生命让路。
2、勿添堵。有些志愿者对灾区情况不了解,缺乏志愿者专业素养,甚至食宿不能自理,无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反而成为“被救助对象”。建议志愿者“散兵”们做好专业培训,不要贸然前往灾区。
3、勿扎堆。救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志愿者们不要集中在一个时间进入灾区,可往后推迟几天前往。不要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地点,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地区孤立无援。
4、勿只图履历上光鲜的一笔。有些志愿者为了使自己的简历看上去更漂亮,往往把志愿工作当成一个任务,甚至在得到志愿实践证明之后抛下未完成的工作,扬长而去。
5、勿传播谣言。应当扩散权威发布的求助、物资信息。必要时可拨打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地震实用电话,向相关部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