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和安镇南寮村,户籍人口1100多人,但30多年来只有一对老夫妻居住。村庄空巢并非因为土地稀少贫瘠、壮年劳力输出,而是因为自然灾害。近年来,在外漂泊的村民回迁愿望越来越强烈。
5年前,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筹资设法重建,但由于村庄荒弃多年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使得重建屡陷困境……
如今,南寮村只住着一对老夫妻。图/记者 欧阳泽
八旬夫妻坚守村庄30年
南寮村村前是一片大海,和新安海堤对望,村后是一片广阔的农田。顺着一条与肩膀齐宽的小路进入村庄,房屋倒塌后残剩的旧砖瓦及小土坯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周围杂草齐膝,村中只有6栋瓦房和1栋茅草屋,瓦房均大门紧闭,茅草屋内居住着80岁的林玉英和81岁的陈淑兰夫妇。30多年前村民相继迁出,村中只剩下这两位老人居住。
多年来,两位老人都是靠种菜、养鸡维持生活,但近两年因年岁大,无法干重活,只能放弃种菜,主要以售卖农家鸡蛋支撑生活。两位老人的用电、用水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其家门口有一口水井,利用压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
林玉英介绍,茅草房是爷爷建起来的,三间房屋如今只剩2间,已经修补多次。今年7月,强台风“威马逊”将茅草掀走,目前暂时用帆布遮盖;房屋的横梁也被打断,他只好用木材将横梁重新撑起,暂时居住。
其实,老人膝下有3个孩子,都已搬到外地居住。孩子曾多次劝老人离开村庄,但两位老人不舍得丢弃这栋老房子,更不愿离开熟悉的村庄。
两次台风迫使村民撤离
南寮村户籍人口1100多人、120户,农田约3000亩。据村民介绍,30多年前村里住有500多人。该村地理条件优越,东边是大海,西边是农田,村民东边抓鱼西边割麦,生活自给自足;多年前该村兴起养鸭,“南寮鸭”在当地也非常出名。
据了解,该村还是一条革命村庄,解放军挺进海南岛前曾在此驻扎,曾被当地政府部门授予解放战争根据地老村庄荣誉,被称之为“堡垒村”。不过,1980年至1981年,连续两次台风袭击导致海水倒灌,大量茅草屋坍塌,这条“堡垒村”被彻底摧垮。
今年57岁的村民林双回忆,1980年台风来袭时,他的孩子才出生3天,海水很快漫过胸前,他双手抱着妻子赶紧逃离了村庄。当村民对受损的房屋进行修补后,不料第二年又有台风袭击,村民不得不再次撤离。之后,村民迫不得已陆续往外迁徙,最终只留下林玉英夫妇。此后,村民白天回村耕作农田,夜晚各自离村回家。
搬迁出村后,村民的境况也不好。今年47岁的村民林陈华现居住在离南寮村原址大约3公里处,“我住的地方是一栋有3间房间的小瓦房,周围还有10多户原村的村民,那里只有一条泥土路,连牛车都进不去。”林陈华说,村民多年分居各地,迫切期盼回到原村。
该村的老干部吴锦明说:“新安海堤建起后,南寮村村前的海滩涂被企业建了虾塘。如今有堤坝保护,南寮村不会再受海水倒灌,近几年村民回村居住的欲望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