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笔者从徐闻县下洋镇海星村了解到,该村在帮扶单位的带动下形成合力,通过自建螺池出租的方式,一举扭转了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历史。
海星村总人口2020人,人均耕地0.4亩,人多地少。该村地处沿海,土地大部分呈沙质土壤,一年仅能种植一造稻谷、番薯或花生等,难靠种植致富。大部分村民只能出海捕鱼或搞养殖维持生活。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帽子”扣戴了几十年。
2013年,湛江市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挂点该村开展扶贫工作,并给予发展策略建议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在扶贫单位的支持下,开发建成东风螺养殖池塘,然后出租给私人老板搞养殖、收取租金。珠啤公司与海星村联合筹集资金130多万元(其中村委会自筹34万元),建设东风螺养殖池塘106个,面积2226平方米,全部发包给私人老板经营,协约租期为三年,每年收取租金10万元,改变了海星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历史。
集体经济壮大后,海星村大搞文明城镇村建设,至今,建成水泥硬底化道路10.9公里,改造茅草房29座,建设两座水塔及一批文体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