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乱扔,污水横流,老鼠横行”是农村卫生环境的老形象。近年来,在吴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部门联动,加大投入,实现“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四级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一村一策”落实到位,率先打响了“垃圾围村”突围战。
如今,吴川农村卫生环境大为好转,目前,已有黄坡、塘 两个镇,生香、达上等164条村创建达标并通过了湛江市的考核验收,吴川市更被评为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

现场——
农村洁净如城市
沿着宽阔的水泥大道走进振文镇生香村,绿油油的稻田让人感觉正身处乡野,而挺拔的高楼、平整洁净的村巷却又让人疑在城市小区。湖水清澈的香桂湖被新砌的花岗岩栏杆围起,偶尔可见几只放养的走地鸡,但硬底化的村道却难见鸡粪与落叶。很难想象,在卫生整治处理前,该村是“垃圾围村”的景象。
“以前村里垃圾乱扔,村道上杂物乱堆乱放,香桂湖内也漂浮着各种杂物。”41岁的生香村村民张姨告诉记者,生香村是吴川出了名的“轮胎村”,不少村民依靠橡胶轮胎的回收加工利用而致富发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村的卫生环境却每况愈下。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建设村垃圾回收站,设村保洁员,全村动员对卫生环境进行大整治。如今,村内环境卫生大变样。
生香村的变化仅是近年来吴川农村卫生整治的一个缩影。如今,吴川每条村内均可见搭起铁棚盖的垃圾收集点,村民养成了将垃圾倒到垃圾桶再统一回收的好习惯。通过整治,包括生香、达上在内的164条村创建达标并通过了湛江市的考核验收。
制度——
“四级收运模式”全面覆盖
为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吴川市率先建立起“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垃圾收运处理模式,让农村垃圾通过层层收集转运处理,确保不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据吴川市住建局分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戴振介绍,自2013年以来,吴川市委市政府对每个镇投入15万元,黄坡镇、吴阳镇、塘 镇另投入40万元用于四级垃圾收运处理建设。如今已达到15个镇街,每镇一个垃圾转运处理站,一台垃圾压缩运输车,每村一个垃圾收集点的配套,每村按每500名常住人口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通过层层分工,责任到位,市级主要承担垃圾从乡镇中转站到垃圾处理厂的运输处理,乡镇负责垃圾从村组到中转站压缩运输;村级负责保洁员工资及本村垃圾的收集,村民负责将自家垃圾收到垃圾桶内。
当天下午,记者在黄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见到,工作人员通过简单操作,将杂乱的垃圾压缩成块状,并统一转入垃圾压缩运输车。集通风、防臭、降尘、消杀、车辆及设备保养、污水收集和清洁于一体的垃圾转运站规范整洁,告别了传统垃圾收集站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形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将垃圾压缩处理,大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以往四五车才能运走的垃圾,现在一车就可以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