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文化的‘根’,湛江的四种方言——黎话、白话、吴川话和亻厓话皆是人们在远古、中古时期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语言交融而成的。要寻找湛江方言的根,必须了解湛江的人类迁徙史。
为此,本报进一步收集大量的史料,并走访了各县区的老农民、老艺人和专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语言学者钟德,他倾注32年心血研究语言学,尤其是湛江方言,编著了《吴川音字典》,其研究成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白宛如高度评价。钟德先生对湛江四大方言的起源给出了权威看法;另外,我们也查阅了有关“疍家”的史料,走访了数十位疍家渔民,对疍家的起源和其“咸水歌”亦有描述。
湛江方言来源及分布图
制图:鑫海名城渔人码头体验馆
●湛江自古属百越之地
湛江幅员辽阔,自古属“百越之地”。“越”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对南岭以南(包含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越南等地)众多原始部落的统称,以壮、侗、黎、瑶、苗和僚族祖先居多,又称谓“百越之地”。各部落各有各的领地,各有各的习俗和文明。他们封闭自治,直至战争的爆发,才打破其疆界,打破固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