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战争、动乱和商贸各种语言渗入百越地
据考究,至少有六个历史阶段的战争或动乱,对湛江方言、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兵分两路,北打匈奴,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百越被划入秦国版图。秦王朝随后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这一大批中原汉人迁来,一改以往百越人封闭的局面,中原文化及古汉语第一次进入百越。
2、西汉时期,汉武帝南征,收复南越国,各部族逃难,部分进入古雷州半岛(疍家人就是难民逃向海边、海中形成的)。
3、两汉时期,北方匈奴和胡人对中原地区的长年骚扰,导致中原人大批逃往岭南,与百越人通婚、杂居等。
4、明清时期,倭寇骚扰福建沿海、接着发生抗倭战争和朝廷禁海,导致大量闽人往西南沿海迁徙。
5、唐宋时期,中原人因趋避战乱而南迁。
6、各朝亦有因政斗、讨伐党异或被贬的朝廷人进入“南蛮地”——古湛江百越部落,如南宋皇帝的逃亡、解缙入湛和苏东坡被贬等。
7、百越之地物产丰富,船运便捷,自古商贸往来频繁。江浙等地商人也常有采购百越物料,加工成精美手工艺品或直接贩运各地(硇洲鲍鱼、南珠和荔枝自古就是朝廷贡品)。长期商业往来促使中原人陆续迁居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