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建议通过路边的视频监控处罚违规车辆
担忧—— 如何管住“撒野”泥头车
限高门拆除后,如何给“撒野”运沙车、搅拌车和超高载重车辆戴上“紧箍咒”,令沿江居民尤为关切。昨日,吴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何光荣大队长告诉记者,拆除限高门后,沿江社区的多个路段都设置了“限行”、“限速”等标志。而此前交警大队已经在幸福路、繁荣路设置了“货车禁止通行”的交警标志牌,今后还将加大执法力度,着力打击违规车辆。
不过,昨日在沿江社区幸福路的“货车禁止通行”标志牌下,记者抓拍到了多辆违规通行的大货车。对于如何监管“撒野”泥头车,幸福路的一位居民建议,这里有“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视频监控对违规车辆作出处罚,起到震慑作用。
居民凌先生称,有的城市对泥头车统一安装GPS监管系统进行管理,或者成立专门的泥沙运输公司,对泥头车进行统一管理,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吴川市政协常委林壮锦认为,泥头车最好实行户籍化管理,一车不漏。交警部门对辖区所有建筑工地、车属单位的泥头车,逐一造册登记,落实管理责任,实行跟踪动态管理。其次是出台规范措施,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出台规范“泥头车”运营的具体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相关职能部门与车属单位、施工单位、泥头车车主签订责任书,落实泥头车交通管理安全责任,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网络。第三,对泥头车违法实施动态巡控管理。交警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强化管理责任,明确管理任务,加大实时对“泥头车”的巡控管理,依法从严查处“泥头车”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