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重庆800岁千手观音金身重现 抢修8年花数千万(组图)

2015-05-06 10:24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吴国富

    修主尊原金箔上贴新金箔“主尊造像在历史上改动得最多,贴金也最厚。头冠部分贴金厚达8层,观音面部贴金也有6层。”项目组负责人詹长发说,在千手观音造像中,主尊是重中之重,但由于贴金层多,风化导致大量金箔剥落、起壳。 金箔多层,材料老化,怎么修?专家们决定在原有可用的金箔上贴上新的金箔,使得南宋时最早胎体显露出来。詹长发说:“经过修缮的?”

修缮难

国内外无相关案例可借鉴

“之所以被列为国家1号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主要是这尊造像表现出‘千手千眼’,在崖壁上开凿的立体石刻世所罕见。”项目组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发说,从2008年介入到千手观音修复工程开始,他们采用最先进的X光探伤、红外线等技术对造像进行调查,用了3年进行前期研究。发现除了受整体气候因素影响外,大足石刻地区总共有34种病害,一些部位病害叠加,造成千手观音“病入膏肓”。

调查研究中,专家们发现重庆夏季的高温、高湿特别严重,导致石刻表面经常水淋淋的。詹长发说,凝结水在流动和蒸发过程中,破坏效应累积,导致造像风化、金箔开裂、剥落等。大足石刻文物专家陈卉丽说,就像屋子里潮湿,衣物、家具受潮坏掉一样,目前要解决凝结水问题非常难。

根据史料,历经841年风雨的千手观音经历至少4次修缮,分别在1570年、1748年、1780年和1889年。而此次修复工程最困难的是,历次修缮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国内外又无相关修复案例可借鉴。

为了探寻千手观音修复的技术和方法,专家们对潼南大佛、川渝两地的10多个石窟进行了深入考察,用了许多创新办法。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