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重庆800岁千手观音金身重现 抢修8年花数千万(组图)

2015-05-06 10:24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吴国富

    修手指岩石磨粉断指再植项目组负责人詹长发介绍,2008年,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前来考察时,千手观音造像上突然掉下一根手指。研究发现,以往修复中,断肢几乎都是用泥补上去的。在潮湿的空气环境里,泥很容易受潮脱落。 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专家们把当地的岩石磨成粉,加上其他材料进行“断指再植”补形,确保造像在潮湿环境下也很稳固,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文?

    保护难

    需解决香尘凝结水等问题

    大足石刻博物院院长黎方银说,以往的修复都是妆金、贴金,用泥和麻线等来修补,而这第五次抢救性保护动用了各方科技力量,是最大、最全面、最科学的一次修复,最重要的是把整个造像的信息完整保留下来,供以后千手观音保护及其他石质文物修复作为参考。

    詹长发说,很多人关心这次修复后能保护多少年呢?历史上4次修复间隔数十年到上百年不等。他认为,现在要回答这个问题比较难。尽管此次修复是历史上最为彻底的一次,但保护难在环境问题上。这就要看今后人们如何来保护她。比如焚香灰尘控制、凝结水等难题的解决。

    黎方银说,关于危害千手观音的灰尘颗粒、凝结水等难题,目前正在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是对千手观音的建筑进行通气性改造,让对流空气把凝结水带走;第二,目前清华大学正在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研制一种挡在石刻造像前的尘埃阻隔“门帘”,达到既不阻碍人们观赏,又能阻挡灰尘的目的。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