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16年自办家庭艺术节 “小舞台”传承好家风

2016-02-15 16:1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图 林明聪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在吴川市振文镇下坡村,陈家五兄弟都会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今年已经是第16届了。16年来,曾经的“小演员”已经走上了社会的“大舞台”,但他们对设在老家草地上的那个“小舞台”一直念念不忘。如今,这个50人的大家庭走出了一批名牌大学生和一批公职人员,同时多年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在当地也颇有口碑。

2月13日正月初六,记者来到下坡村陈家,一睹他们家庭文化艺术节的风采。

家庭小成员登台表演。

表演节目 精彩纷呈

陈家五兄弟分别是陈太琼、陈铁保、陈太贤、陈捷、陈俊。走进陈家,宽阔的庭院中,一个搭建精美的舞台特别引人注目,“第十六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家庭中的小成员正在演奏古筝。舞台下,几十名家庭成员正凝神欣赏,表演一结束,大家马上报以热烈掌声。朗诵、独唱、舞蹈、魔术表演……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精彩的表演不但吸引了陈家人,不少探亲访友的外客也驻足欣赏。除了舞台,陈家子弟的优秀文章还被喷塑放大张贴在庭院的墙壁上,文化气氛相当浓厚。喷上墙的文章,都是陈家举办作品比赛的优秀之作。

“我们家的文化艺术节从大年初一就开始了,”老四陈捷告诉记者,“像今年初一举办游园活动;初二座谈总结去年成绩,展望新年愿景;初三主题演讲,授课《弟子规》;初四展示才艺;初五开展即兴演讲、辩论比赛……”

陈家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最早是2000年由老五陈俊提出的。陈俊说,提议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是觉得陈家人常年在外读书、工作,借春节回家团聚增进感情,向他们讲授传统文化,灌输良好家风,并借此锻炼晚辈的才艺和口才。

小小舞台 响亮声音

陈家举办了这么多年的文化艺术节,有效果吗?陈家人说很有用。陈小红,是陈家老三陈太贤的女儿,她清晰记得参加第一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时,参与辩论的题目是“愚公移山”。

“刚开始想逃避这个艺术节,以走亲戚的名义逃跑到姑姑家,可最终还是被家里人‘通牒’回家。”陈小红回忆说,因为家庭艺术节,过年对他们晚辈来说就像是“年关”,她总期盼着能快点踏上工作岗位,就可以做台下的评委,而不是台上的“被审视者”。

后来,她慢慢习惯了,踏上舞台已不像初时那样紧张、胆怯。在她心里,这个小舞台已成为新年的一部分,成了新年必不可少的“装饰”。

去年年初,单位选拔法官时首次引进面试程序。在40多名竞争者中,陈小红抽中了最不愿意抽中的最后一名。轮到她时,候考室空荡荡的只剩下她一个人,她从候考室走到面试室时,脚是虚浮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可是走到麦克风前面,完成自我介绍后,她慢慢找回感觉,不再紧张害怕,顺利完成了演讲。最后分数公布,她拿到了全场最高分99.33分。那一刹那,她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意识到,是春节时老家搭建的小舞台让她多次站在人前习惯被审视、被打分,让她在麦克风前敢于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她当即给伯父和爸爸打了电话,第一次感谢他们为大家搭建的小舞台。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 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台风前的“暖心拉锯战”
  • 东海岛转移群众安置点暖心一幕幕
  • 吴川党员干部迎战台风“桦加沙”,一线筑起红色防风网
  • 风高浪急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