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16年自办家庭艺术节 “小舞台”传承好家风

2016-02-15 16:1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图 林明聪

陈家五兄弟已16年自办家庭艺术节。

优良家风 代代传承

“这么多年来,我们五兄弟通过现场演讲或者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把孝顺、友善、积德、诚实和勤奋拼搏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陈家老大陈太琼,今年66岁。他回忆父亲陈秀田时说:“父亲忠厚、勤劳,从不和人争吵,即使被欺负,也是一笑了之。”陈太琼说,举办第一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时用了“愚公移山”的辩论题目,也是有缘由的。“现在的这个庭院,当年地块很深,父亲就决定每晚挑50担泥把这块地填平。他把50支小棍子放在裤袋里,每挑一担泥就扔一条小棍子,就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填平了这块地,非常有毅力。”

陈太琼说:“我经常和弟妹们讲,家和万事兴,兄弟一定要团结,一定要讲奉献,就如同一条船,大家一起出力,就容易到达彼岸。这种依靠是一种温暖,一种幸福。”

老五陈俊说:“我们兄弟长年在外工作,以前我们坚持一个月回来吃一次饭,我们兄弟之间从不争执。”

几兄弟对老三陈太贤为了照顾患病老父亲而放弃生意一事至今仍很感慨。1998年,晚年的老父亲不幸患上脑中风,当时陈太贤在广州承接了几个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下面跟着几百人的建筑施工队伍。因为其他兄弟上班难请假,当时有人劝陈太贤找一个保姆,但他毅然放弃生意,专程回家照顾父亲。他对记者说:“父亲这么艰难养大我们,请个外人照顾,自己过不了心里这关。”他回来后,每天帮父亲洗澡、喂食、洗衣,抱上抱下,尽管又臭又脏,但从无怨言,从不嫌弃。这样一直坚持了四年,到2002年父亲以80岁高龄过世后,他才继续为自己的事业打拼。

在外游子 情之所系

“家庭文化艺术节办了16年,可以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小舞台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锻炼了他们的才艺,他们后来都在职场的大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陈捷对记者说,16年来,他们家先后走出了12位大学本科生,考取的高校包括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目前,家中包括教师在内,有23位公职人员。

陈家人对这个延续了十几年的家庭文化艺术节有很深的感情,而且下一辈也逐渐被这种“乡愁”感染。陈小红说,去年夏,她3岁的儿子突然画了一幅画,告诉她:“妈妈,你看,这是下坡村的舞台。”她一看,儿子画了一个舞台,舞台上有音响,舞台前面摆了一排花,这真的是下坡村的舞台,春节过去几个月了,儿子对那个小舞台的印象依然那么清晰,还把它画出来了。她问儿子:“你喜欢下坡村的舞台吗?”儿子说:“喜欢啊,我春节回家要在上面表演。”

在老大陈太琼看来,家庭文化艺术节传承了16年,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了良好的家风。现在,家中晚辈平日里嘘寒问暖、孝顺懂事,就连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也耳濡目染,有好吃的先送给家里的长辈,一家人的凝聚力比以前更强了。刚上高一的陈国华,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早早起床扫地清洁。“这都是我们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积极传承良好家风带来的成果。”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 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台风前的“暖心拉锯战”
  • 东海岛转移群众安置点暖心一幕幕
  • 吴川党员干部迎战台风“桦加沙”,一线筑起红色防风网
  • 风高浪急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