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老海参能否“走”新路?

2016-03-10 10:2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梁染渠 黎阳明 通讯员何发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雷州半岛地区来说,能在海滩涂上养殖对虾,这在当时真是一件新鲜事。徐闻西连镇大井海域的糙海参养殖,跟对虾养殖不同,不用投料消毒,就能自然生长。

“从对虾到珍珠龙胆,再到海参,徐闻养殖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技术,新的丰收,这是市场需求使然,更是广大养殖户勤劳致富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所驱。”留英生物博士何世屏说。

北有辽刺参,已久负盛名。然而,经历了十几年的养殖摸索,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养殖的糙海参仍“藏在深闺无人识”。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无法在全县打开大规模的养殖之门?有人建议,改造老虾塘来养殖糙海参,这样真的可行吗?为此,记者带着疑问,到徐闻西连镇大井糙海参养殖基地进行了解。

糙海参。

糙海参是好东西数量却锐减

在老一辈徐闻西连大井海域渔民的记忆里,以前该海域的糙海参资源丰富,藏身于港湾暗礁或岸边石头低处。这被当地人称作“化皮”的海生物,成为当地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可把它晒成干品。久而久之,糙海参含有的助于人体保健的元素逐渐被人所认识。

据了解,糙海参是我国一种优质的食用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保健功能,是真正的生态健康食品,在我国北部湾和南沙、西沙群岛海域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附近村庄的老人在贫苦时期经常吃海参,虽然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身体还很健壮。他们老一代人都说海参汤是好东西,吃了对身体好。”养殖户谢永新说。

据年近6旬的海参养殖员谢国权介绍,由于糙海参可以卖到好价钱,便在流沙湾大井海域掀起了海参捕捞热。

“以前海参干品最高能卖到4000元一斤,于是捕捞的人越来越多,海参的数量急剧下降,由于本来就是稀缺物种,最后一只难求。”西连镇大井村干部谢永策说,为了把特产繁殖下来,一些养殖老手便萌发了引种糙海参进行孵化繁殖的想法。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海湾大桥7月1日零时起免费通行 未到期优惠票可办理退费
  • 2025年湛江市中考体育游泳项目开考
  • 广东吴川青年队取得2025中冠联赛首胜
  • 全国劳动模范陈可营:蓝疆耕耘十五载,技能报国谱新篇
  • 全国劳动模范黄计杏:技术创新引领石化产业升级
  • “百万英才汇南粤”粤西专场招聘会在广东海洋大学举办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