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检测站的检测线设备先进完善,车辆有序进行检测。 记者 吴智恒 摄
当前,我市面临的“车检难”,直接原因在于检测机构太少,检测能力不足。而在两年前开始实施的车检改革中,我市检测机构已与政府职能部门脱钩并全面实行社会化。
车检改革的意义在于打破垄断,将市场的交给市场,将社会的交给社会。那么,已经交给“看不见的手”——市场调控的我市车检行业,为何仍然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遂溪检测站目前是我是规模最大的检测站之一,检测线设备先进完善。 记者 吴智恒 摄
困境:改制后市场活力不足 检测能力仅能满足一半需求
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吴小明直言:“湛江面临的车检难题,关键在于检车站太少。” 市交警部门统计,去年底湛江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2万辆,平均每月需进行检验的汽车约有3万辆,目前全市检测线每月实际能检测汽车1.5万辆,仅能满足一半待检汽车的需求。
目前,湛江正面临困境:机动保有量大幅增长,自2010年至2015年翻了一倍;而汽车检测机构从2004年至今不仅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
车检改革后,汽车检测机构的发展和建设,不能单靠政府职能部门“使力”。2014年,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公安、质监等政府部门不得开办车检机构。自此,湛江市10条汽车检测机构与公安、质监部门脱钩并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这意味着公安部门只对检测的车辆进行监管,质监部门负责证后监管,并不能监管汽车检测机构的经营行为。
我市检测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以来,并没有完全释放出应有的市场活力。例如:市区一家规模较大的检测站由于改制导致脱产,移交速度慢,没能及时找到下家,两年来没能开门运营;一家国企性质的检测站由于不了解新政策,办事积极性不高,近期由于土地资质问题被暂停使用;投资超过千万的民营检测站没能通过审批,闲置了近一年……
交警部门反映,目前我市不仅检测机构在减少,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也不见提高。近年来,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检测人员没有增加,导致复检率升高,检测效率低,徐闻一次通过率仅为20.9%。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市中心的赤坎运通检测站、霞山盈江检测站由于占地面积小,待检车辆多,站内长期拥堵不堪,上百辆汽车同时排队是常有的事。一些老站故障率高,检测效率低下。上周三,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运通检测站出现仪器故障,让上百名车主空等了大半天。此外,我市市区一些小型检测站甚至放不下大车,大型货车客车只能到郊区检测。质监系统内部人士透露,我市一些检测站设备老旧落后,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早就应该改造升级,因为我市车检压力较大,所以才没有勒令其停业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