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要义

2016-04-14 16:06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作者:何海清

    近年来,无论是在亚洲、非洲,还是在欧洲、美洲,以及南极、北极,一旦有地铁爆炸、火车相撞、飞机失事、巴士被劫、地震海啸等灾难发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问一句:有中国人吗?

    这完全是因为,30多年来,中国从很少有人出国出境,变成了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

    去年4月13日,一封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在网上疯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有资料显示,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国大陆出境外人次总共不到30万,平均每年不到1万。但是到了2015年,大陆出境人次已经增长到12786万,是改革开放前的12786倍之多。

    “随着中国的全球足迹拓展,中国人在海外的风险也在上升。”2015年7月27日,《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称,索马里的爆炸袭击印证了中国人在国外面临的风险日益增长。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加,中国公民遇害、被绑架或者遭遇法律麻烦的事件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冲突地区。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颁布实施了《国家安全法》,制定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对国家安全做了前所未有的总体性战略布局。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2014年4月15日的提出。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两年来,人们从多方面给予解读,有人讲其内容的丰富性,有人讲其理论的科学性,也有人讲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如此等等,对我们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都十分重要。

    但是,只有“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价值主张,才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最重要的内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要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国家安全构成要素非常广泛,共有十二个之多,但同一个要素被两次提及,并且两次都在与其他要素的比较中置于首位的,只有人民安全(国民安全)。

    首先,在说明国家安全主要构成要素不同地位和关系时,习近平最先讲到的是“人民安全”,强调的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然后才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样的顺序安排,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人民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首位,表明了人民安全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等的优先地位。

    其次,在国民安全与国土安全关系上,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习近平的这段话,是对“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价值主张的具体阐述,其内容汲取了中西方数千年文明的精华,体现了当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特别是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至高规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国家安全实践的根本目的。

    在旧中国,中国共产党“救中国”的国家安全实践——无论是推翻旧政权,还是建立新政权,都是为了“救人民”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对外捍卫主权独立,还是对内巩固新生政权,其根本目的,也只能是人民的安康与幸福。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安全实践,包括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没有也不应该有更重要、更根本的目的。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下,中国人民的安全保障是全方位的。

    中国人在海外的安危,是国家安全;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的安危,同样是国家安全。

    外敌入侵、暴恐袭击、黑社会行凶会危害国民安全,非法拘禁、刑讯逼供、官员作恶同样危害国民安全。

    保障国民安全,保障人民安全,不仅要使人民群众免于外敌侵略、恐怖袭击的威胁和危害,还要使国民免于本国黑恶势力、非法权力的威胁和危害。

    多年来,我们总在讲国家的核心利益,如果国家核心利益只有一个,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核心利益只能是人民安康与幸福。相对于人民利益与安全,其他任何利益都只能是派生的、次级的、边缘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安全定位为国家安全的核心价值,从而在国家安全领域树起一面至高无上的价值大旗。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刘跃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严阵以待防御台风“韦帕”
  • 廉江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三联”工作法:“空心村”变“活力村”
  • 台风“韦帕”最强可达14级左右  或于明天在粤西到珠三角沿海地区登陆
  • 22岁湛江姑娘王伟莹获女双3米板冠军
  • 亲子共读 书香相伴
  • 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惠民服务暖人心  创新举措铸就“湛江经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