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菉塘河下游至出海口河段污染严重,臭气熏人。
走过十年“治水”之路的菉塘河,年前又成了周边居民投诉的“对象”。住在霞山海宁小区的范华说,他家面向河道的窗户几乎一年四季都不敢打开,到夏天更是臭不可闻。“有关部门曾清理过河道,但收效甚微,现在的河道有时会出现一半黑水,一半黄水的‘阴阳水’,真不知何时方能告别这‘臭不可闻’的日子!”
5月10日,湛江市城区河涌管理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再次下达了“治水”令, 强调要把城区每条水系的“毛细血管”变清。会议提出,打好一场“治水”仗,推进菉塘河和全市水系整治。
“过去菉塘河真是又臭又黑,老百姓怨声载道,后来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整治,经过努力,现在菉塘河上游不再又黑又臭。但要真正使河涌的水环境明显好转,任务还很艰巨。”一位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从2005年起,市里一直致力整治菉塘河,让碧水长流,这是市民的期待,更是历史赋予政府的责任。
11日,贯穿菉塘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菉塘河道水质污浊。
现状:十年整治却一再“旧病复发”
菉塘河片区的整治工作自2005年菉塘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开始启动。当时建成菉塘河截污管道约3.5公里,菉塘河湿地公园范围和上游排下的污水截污并送到霞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基本解决菉塘河湿地公园范围的污水截污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菉塘河整治数年后又陷入被污染的境况。
2013年6月以来,我市展开新一轮“治水”行动。霞山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对菉塘河进行了一场综合整治行动。当时菉塘河湿地公园范围和菉塘河上、下游河道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截污治理,解决了污水直排菉塘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