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学业精良
老师评价“仙童好静”
杨绛的父亲,民国大律师杨荫杭。(资料图)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曾是最早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之一,之后又成为上海著名的律师,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受人们敬佩。杨氏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如杨荫榆、杨荫浏等人,要么从事于教育事业,要么献身于艺术,也算得上一时之俊彦。
杨绛的姑母,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资料图)
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杨绛出生时爱笑,家里人给她喂冰淇淋,她甜得很开心,小嘴却冻成“绛”紫色,不过她的命名却是因为排行老四,“季康”被兄弟姐妹们嘴懒叫得吞了音,变成了减缩版的“绛”,这也是她剧本上演时自己取的笔名。
东吴大学女子篮球队,前排左一为杨绛(资料图)
阿季姊妹身材高低呈元宝形:大姐和八妹长得较高,三姐和七妹其次,阿季排行老四,个头最矮,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因为杨绛长大后极为聪慧,但身材短小,爱猫的父亲戏称她为“矮脚猫”。
少女时代的杨绛。(资料图)
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就学业精良,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书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视。
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1929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擅吹箫,工昆曲。大学期间,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时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