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我们仨”失散于一九九八年岁末,如今终于团聚了

2016-05-26 10:41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伭昕综合整理

  少年时学业精良

  老师评价“仙童好静”

杨绛的父亲,民国大律师杨荫杭。(资料图)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曾是最早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之一,之后又成为上海著名的律师,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受人们敬佩。杨氏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如杨荫榆、杨荫浏等人,要么从事于教育事业,要么献身于艺术,也算得上一时之俊彦。

杨绛的姑母,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资料图)

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杨绛出生时爱笑,家里人给她喂冰淇淋,她甜得很开心,小嘴却冻成“绛”紫色,不过她的命名却是因为排行老四,“季康”被兄弟姐妹们嘴懒叫得吞了音,变成了减缩版的“绛”,这也是她剧本上演时自己取的笔名。

杨绛去世了,“我们仨”终于可以天上见

东吴大学女子篮球队,前排左一为杨绛(资料图)

阿季姊妹身材高低呈元宝形:大姐和八妹长得较高,三姐和七妹其次,阿季排行老四,个头最矮,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因为杨绛长大后极为聪慧,但身材短小,爱猫的父亲戏称她为“矮脚猫”。

少女时代的杨绛。(资料图)

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就学业精良,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书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视。

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1929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擅吹箫,工昆曲。大学期间,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时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

1234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廉江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三联”工作法:“空心村”变“活力村”
  • 台风“韦帕”最强可达14级左右  或于明天在粤西到珠三角沿海地区登陆
  • 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惠民服务暖人心  创新举措铸就“湛江经验”
  • 首批第二代身份证到期  湛江公安多举措方便市民换领
  • 21岁湛江姑娘何妍伟获女双10米台冠军 夺得第32届世界大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
  • 鲜美赤坎  缤纷暑假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