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我们仨”失散于一九九八年岁末,如今终于团聚了

2016-05-26 10:41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伭昕综合整理

    “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钱钟书杨绛在牛津。(资料图)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在无锡七尺场钱府举行正式婚礼。结婚不久,他们便结伴到英国牛津大学去了。由于杨绛不愿意增加老父亲的经济负担,也不愿意和丈夫分开来求学,所以她在牛津只是一个旁听生,1937年女儿出世,杨绛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照顾钱钟书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每当钱钟书被灯泡坏了等生活琐事困扰时,杨绛总是说“不要紧,有我呢”。就连钱钟书因为枯燥不喜欢而考不及格时,也是杨绛帮助他复习过关。

杨绛与女儿(资料图)

    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从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一直甘愿做“灶下婢”,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以至于心疼女儿的父亲不免有不平地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钱钟书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1938年在回国的轮船上。(资料图)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从此,钱钟书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在上海沦陷期间,他们曾一度生活艰难,钱钟书为维持这个家,不得不多代课,有时一别妻女就是很长时间。有一次,钱钟书刚回到妻女身边,女儿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把行李放在自己妈妈床边,就提醒道,“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说着用小手指着奶奶的床的方向。钱钟书尴尬道:“怎么?到底是你认识你妈妈早还是我认识早?”女儿毫不迟疑地道:“当然是我早,我一生出来就认识我妈妈,你是后来才认识的。”钱钟书回家的任务是带女儿玩,而杨绛则包揽了一切杂活。

23456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廉江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三联”工作法:“空心村”变“活力村”
  • 台风“韦帕”最强可达14级左右  或于明天在粤西到珠三角沿海地区登陆
  • 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惠民服务暖人心  创新举措铸就“湛江经验”
  • 首批第二代身份证到期  湛江公安多举措方便市民换领
  • 21岁湛江姑娘何妍伟获女双10米台冠军 夺得第32届世界大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
  • 鲜美赤坎  缤纷暑假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