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鸟儿“用脚投票” 力证湛江生态持续向好

2025-05-08 09:4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蔡延鹏(赤坎)

金沙湾海域靠近调顺岛一侧的岸边,白鹭们在觅食。 记者 郎树臣 摄

近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2024—2025年最新鸟类调查数据公布,共记录16目45科171种鸟类,鸟类多样性和种群规模较往年持续增长,还首次在广东境内发现新纪录鸟类线尾燕。(据《湛江日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抬头望向湛江红树林的天空,飞鸟自由翱翔,这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见证。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凭借独特生态魅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新纪录鸟类线尾燕的现身,是湛江红树林生态改善的又一惊喜。这片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磁场,不断吸引着新的生命前来栖息。线尾燕原本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此次在湛江被监测到,不仅为广东鸟类分布研究打开新窗口,更说明湛江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正不断拓展着生命的边界,为更多物种提供了适宜的家园。

曾经的“稀客”——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今成为这里的“常客”。勺嘴鹬单月最高纪录达13只,黑脸琵鹭、小青脚鹬、黑嘴鸥等也频繁现身。这背后,是湛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化。红树林为这些珍稀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空间,而鸟类的频繁到访,也成为检验红树林生态环境质量的“金标准”。

鸟类数量的大幅增长,是生态向好最直观的体现。累计观测鸟类个体数量达178672只次,较往年有大幅提升,部分点位物种数和个体数已连续三年递增。每一只鸟儿的到来,都是对这片土地生态价值的认可;每一次数量的增长,都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

这一切成果的背后,是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持续推动资源保护,让红树林湿地得以休养生息;加强科研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正是这些扎实的工作,让红树林的“含绿量”不断提升,进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含金量”。

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也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生态福祉。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系统,也为渔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湛江红树林应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进一步加强科研与监测,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模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全社会的生态保护共识。让这片神奇的红树林,成为永远的鸟类天堂,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永恒象征,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五一”假期雷州文旅融合出圈 文明乡风绘就城乡发展新画卷
  • 从“忧居”到“优居”!霞山区爱国街道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 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卷烟厂:创新引领赋能发展 多元担当铸就标杆
  • 广东省先进集体雷州市樟树湾大酒店有限公司:首创“鼓文化”树立文旅融合新标杆
  •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一周年:从“物理搬迁”到“效能焕新”  持续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 “五一”假期琼州海峡发送过海旅客约44.3万人次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