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母爱的味道

2025-05-10 09:5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柯杨

和许多母亲一样,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相貌平平,性情温和,勤劳俭朴。她和父亲一道,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家庭,养大了六个孩子。

母亲忙里忙外,一刻不停歇,忙完农活,还要操持家务。挑水,煮饭、洗衣服,母亲样样都干。孩子们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有时也帮忙做家务。但为了让孩子有多点时间读书,母亲宁然自己多干,也让孩子们少干。

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并不是煮饭炒菜的好手。然而,不知何故,母亲煮的饭菜味道特别好,我特别喜欢吃。或许是怕孩子吃不饱的缘故吧,每次吃饭母亲总是让孩子们吃完她才吃。

我到城里读书工作后,回家吃饭也少了。但我每次从城里回去,母亲总是跑上跑下,为我张罗饭菜。都说隔离饭香。其实,母亲做的饭散发着母爱的味道,母亲做的饭最香。有时我回来,家里菜吃完了,母亲二话不说,就从煲里端一碗粥来,并从厨房里找到两个鸡蛋,放进锅里煎好后,香喷喷的摆在饭桌上。

自己年纪不小,走南闯北,人间美味尝了不少。但我觉得这些美味都比不上母亲煮的饭菜。即使是区区两个鸡蛋,一碟小菜,这味道最适合自己胃口。我每次回来,虽然我肚里感觉尚饱,但在母亲的饭菜面前,我依然能吃上一两碗。母亲每次看到我回家吃饭时,都露出开心的微笑。

母亲以邻为善、宽以待人、乐于助人,深得邻居的赞许。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的言传身教,我们受益匪浅。

宽厚待人是母亲的做人原则。她常说:别人着数一点,自己吃亏一点没所谓。碰到一些过分行为,母亲总是教育孩子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息事宁人。她不想自己的孩子惹上麻烦,她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过日子。

乐于助人是母亲的行为习惯。左邻右里,母亲能帮则帮。村里老人归老,她知道后,总是送上一些微薄的帮助。村里搞公共建设,要集资捐款。她逐个告知孩子,要求孩子尽力捐献。孩子们捐款了,她心里才高兴。

以邻为善是母亲的做人准则。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屋边人,是母亲的口头禅。母亲注重邻里关系,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她不吝分享给邻居。母亲深得邻居的喜爱,邻居也常聚集我家与母亲聊天。邻居种的番薯、蔬菜特产,也经常往我家里送。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记忆中的那块肥猪肉。那是20世纪60年代,村里还未分田到户,实行集体所有制。我们村1000多人,共分8个生产队。大家干活一起出勤,一起收工,实行工分制。碰到秋季农忙节,生产队要加班收割稻谷,生产队就吃“大餐”。也就是收割这天,大家一起到田野里收割稻谷,生产队集中做“大餐”,收割完后大家一起吃。当时所谓的“大餐”仅是肥猪肉。轮流挟猪肉,每人大约可以挟到两块肥猪肉。那时候,母亲都是多带一个碗去,把挟到的猪肉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碗里。母亲自己不舍得吃,把猪肉拿回家里,分给孩子们吃。

记忆中,家里从未买过这么靓的猪肉,这些猪肉被厨师用酱油调味后,味道特别好。虽然母亲每次只带回两块猪肉,家里兄弟多,我只分得少少部分,但当时我觉得这块猪肉特别的好吃。这块从母亲的牙缝中挤出来的猪肉,那肥美的味道,至今我仍忘记不了。

慈爱的母亲,培育出懂事的孩子。在母爱的呵护下,我们兄弟都很争气,目前个个都成家立业,家庭生活比以往改善很多。

而今,母亲年纪越来越大了,并且已行动不便。但母亲仍然在家门前的园子里养鸡种菜,自给自足,并不忘给城里孩子送。近日,我休闲回家,母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走到园子里,摘了一袋的青菜,并在家里装了一袋鸡蛋,塞到我手上,说这是家里种的菜和家里的鸡下的蛋,让我带回城里去。看看手上两袋沉甸甸的青菜鸡蛋,我的心里顿时泛起一阵热,眼里不禁湿润了。

母亲平凡而又朴实。她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从她平凡的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从他平常的教诲中,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道理。

尤其是她对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爱,我深深认识到,她平常塞给我的一小袋青菜、一小袋鸡蛋,凝聚母亲深沉的爱;她平常煎的两个鸡蛋、炒的一碟小菜,散发着母亲对孩子关爱的浓醇味道。这种味道,像一股暖流,深深地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田;这种味道,像一壶老酒,愈久弥甘,愈久弥香;这种味道,像一眼清泉,在孩子的记忆长河中,永远纯洁和甘甜!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霞山区中小学生U系列羽毛球赛开赛
  • 476组!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启幕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雷州菠萝丰收季节:田间菠萝飘香,果农喜笑颜开
  • 湛江市委老干部局与湛江日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驻村干部“跨界”当主播 遂溪农产品广州北京路“圈粉”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