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走进徐闻县下桥镇达盈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荔枝基地,800亩“早熟荔枝”林如绿色的海洋,繁茂的枝叶间,一串串饱满的鲜红荔枝垂挂枝头,果香四溢。
近年来,徐闻县下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荔枝产业,农民依靠种植荔枝走上致富之路,荔枝产业甜了果农富了村。
徐闻县下桥镇大学生“新农人”陈俊景在采摘早熟荔枝。
早熟荔枝让果农喝到“头啖汤”
徐闻县下桥镇地处热带北缘,光热资源丰富,是中国大陆早熟荔枝产区之一,下桥镇地势平缓,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大面积种植荔枝。
达盈农业专业合作社荔枝基地的负责人陈俊景是一位大学生新农人。2021年陈俊景广东理工学院毕业后,回乡与家人和伙伴们创办了下桥镇达盈农业专业合作社。刚开始他连荔枝的品种都不认识,他慢慢地去学习技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管理荔枝。
早熟荔枝让果农喝到“头啖汤”,陈俊景经营的合作社的800亩荔枝园里,主要是妃子笑和“白糖罂早熟品种。他蹲在树旁,拨开绿叶:“这棵树去年被台风吹断主枝,我们嫁接了新枝,今年照样结果。”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手指向林间荔枝果说:“你看这果子,个头、色泽都很不错。”
荔枝串起乡村振兴产业链
荔枝园不仅是 “果园”,更是乡村生态地标。荔枝园采取绿色防控,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的荔枝不打催熟剂,全靠自然成熟。” 陈俊景剥开一颗荔枝,晶莹的果肉映着笑脸,他说:“白糖罂比桂味、糯米糍品种上市早10-15天,抢占市场先机,收购价每斤比普通荔枝高2-3元。”
下桥镇的荔枝产业带旺采摘经济。每逢荔枝季,“大立村荔枝采摘园” 吸引珠三角游客自驾前来。游客在林间体验采摘,品尝新鲜荔枝。去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增收300余万元。
电商赋能让荔枝销得更远,陈俊景说,徐闻的荔枝以前都是等收购商下来收购,现在他通过网络去销售他的荔枝。直播带货、产地直发,荔枝线上销售额日益增多,荔枝最远销往北京、黑龙江、新疆等地。
徐闻县下桥镇大学生新农人陈俊景在整理包装采摘下来的早熟荔枝。
从 “荔枝红” 到 “乡村兴”
下桥镇种植品种主要有传统的早熟品种白糖罂、妃子笑等。白糖罂早熟,果实饱满,果肉爽脆清甜,作为广东最早熟且品质优的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妃子笑以个大、耐储运、独特的“九分甜一丝酸”口味,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如今,荔枝产业已成为下桥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据统计,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556亩,主要种植经营户88户,主要分布在那利、拔园、北插等多个行政村。还有不少种植户到农场或者外地租地种植荔枝。
目前,下桥镇正绘制 “荔枝产业升级版” 蓝图,对荔枝品种进一步优化,引进高端品种。下桥镇把荔枝产业与文旅融合,在荔枝园周边打造 “荔枝文化长廊”,展示荔枝种植历史,让游客体验 “采果 + 品文化”的乐趣。
下桥荔枝的这一抹“甜蜜红”,不仅是果农的希望,更是徐闻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下桥镇正用荔枝书写着“甜蜜传奇”,让荔枝在“中国长寿之乡” 的土地上结出乡村振兴的“甜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