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亲,有万千话儿想说,却不知如何说起,父亲是沉默的,我也吝啬于表达。我和父亲,何时变成了这样?
从记事起,父亲就是一名建筑工,他常年穿着破旧工衣,挎着行李袋,背井离乡去干活。生活虽拮据,父亲对我却从不吝啬。每逢过年,家人都不添新衣,只有我——棉帽、外套、鞋袜……样样都是父亲新买的。一听说父亲回来,我就高兴得睡不着觉。
那次,父亲回到家,拿出一件红色格子雪纺裙,我欣喜若狂,美滋滋地穿上它,招来伙伴们羡慕的目光。如今,母亲仍唠叨:“20年前在我们家,100块是多大的数额!”父亲只是说:“贵是贵点,女儿喜欢就好。”
那时,我觉得父亲是最厉害的人。他像超人一样,他毫不费力就扛起一包水泥,他什么字都认识,什么数都算得出来。父亲在我心中,是无可替代的。
上学后,我天天给父亲打电话,把在校的事儿告诉他。有时,电话里有汽车喇叭声,说明父亲在马路边上;若是施工噪音,说明父亲正抽空听电话。但父亲每次都耐心听我说完。
后来,我有了同学朋友,慢慢忽略了父亲。我不再打给他,而他打过来,来去都几句:吃饭没,天气冷多穿衣服……我总是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
中学时,我对父亲的看法改变了。我觉得父亲如此平凡,没什么文化,凭着点力气干苦工。每当父母吵架,虽然父亲并不多言语,但我都是抱怨父亲,我讨厌他的沉默,讨厌他的固执……
从孩童时——“爸爸是我的超人”,到青年时——“我爸不过是个平凡的农民工”“我爸这犟脾气真让人受不了”,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慢慢拉开了我和父亲的距离。
那年高考,我考砸了。填志愿时,没什么学校可选,我烦透了,脾气坏得不可收拾。父亲自然说不上什么话,我什么都不问他,心想:问了你也不懂。父亲几番欲言又止,我都敷衍了过去。那天,我和母亲翻阅着志愿手册,父亲吃过饭,什么也没说,上工地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多么无情地伤害了他!他最疼的女儿,嫌他没文化……
9月要开学了,但我整天消沉。回校前一晚,父亲说次日一早陪我坐车送我去学校。我说不用,他坚持说,路上能帮我提行李。
“我都说了不用!你跟着去能干什么!去看我那大学有多差吗!”
“你这种态度,做什么都难成功!谁像你这样消极?学校还没去过,就整天嚷着不想读了!……”那是父亲第一次对我发脾气。
“我不用你管!”我气在头上,摔门而去。
“怎么能那样说你爸?你爸是关心你,他也不容易……”母亲在一旁说。我的眼泪落了下来。晚上,我走进父亲房间,他已熄灯睡下了,哽在喉咙的那一句“对不起”,我还是没说出来。
大学里的一个冬天,寒风刺骨,我因学习上的不如意,心情低落。傍晚,父亲给我打电话,叮嘱我添衣,每顿要吃饱。刹时,我的眼泪簌簌往下流。原来,父亲的爱,一直都在,它依然像以前那样,给我力量,为我抵挡所有烦躁。
“爸,最近工作怎么样?”他老了,力气不如从前,别人都不愿意找他干活。
父亲却说:“挺好的,不用担心。没有生活费了要说,爸这儿有呢。”
我已不能再说些什么,我那亲爱的爸爸,我那沉默的父亲,谁能说,您不是我永远的超人、永远的英雄呢!
谢谢您,父亲!那一份深沉、无声的爱,女儿何时能回报?只愿您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