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住乡愁

2025-07-09 16:2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宋维宙(廉江)

7月3日大雨刚过,家住雷州市客路镇坡仔下村的90后大学生蔡明宏,马上赶往雷州市昌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红薯基地里忙碌开了。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垄垄红薯被犁开,一条条肥大的红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利索地捡拾、装箱,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7月6日湛江云媒)

在希望的田野上,种红薯也大有可为。在传统观念中,红薯曾是解无米之炊的粗粮,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在注重健康饮食的今天,红薯特别是“西瓜红”这样品种优质的红薯,对接了现代人的养生需求,华丽转身,受到青睐,效益可观。诚如蔡明宏所言:“虽然连日来持续下雨,但大雨稍停我们马上就开工。现在‘西瓜红’红薯,每市斤2块多,还算不错,我们今年红薯总种植面积万余亩,两造红薯预计产量三四万吨,产值将超1亿元。”田野上的“薯”光,照亮了大学生蔡明宏回乡创业之路。

那丰收的红薯,有着浓浓的乡愁。值得一提的是,大学毕业当年,有不少熟人引荐他到一些大公司就业,月薪十分可观,但都被蔡明宏婉言谢绝了;蔡明宏不但实现自己发财致富,还带动亲友、同学及周边农民大力种植红薯,积极解决农村闲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一言蔽之:怀着乡愁,他回乡创业;怀着乡愁,他致富后反哺乡邻。由此看来,蔡明宏回乡种植红薯的致富经历,饱含对乡村的无限热爱之情,展示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

红薯里的乡愁,寄托着蔡明宏的人生追求,藏着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的密码,耐人寻味。乡村是广阔天地,要留住大学毕业生的乡愁。在希望的田野上开辟新赛道,大学生毕业生需要更多支持。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的交通、物流、网络等条件,为创业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此外,还需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期待更多的大学生毕业生能在时代的召唤下,把乡愁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实干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唐嘉心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海关护航“甘薯出海”  助力“湛品”香飘海外
  • 珍爱美丽家园 保护海洋生态
  • 党建领航产业筑基生态铸魂 赤坎福建村“三位一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市八小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
  • 荷花盛放夏韵浓
  • 霞山“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建设加速推进  勾勒渔港经济新图景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