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支教大学生用爱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2025-07-23 11: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7月22日,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称:近日,广东湛江,支教大学生临别时,孩子们给老师们准备了手捧鲜花,一句“我没哭”感动在场师生。微博视频中支教大学生与孩子们相拥的场面,感动了众多网友。

视频的主角,是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逐梦追希”突击队。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向网友们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河头中学,结束那天同学们为我们准备的惊喜让我们的三下乡活动有了具象化的意义。”

而在2023年7月,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曾刊发文章《这群孩子追了两公里,他们哭到不敢回头……》,介绍当时岭南师范学院“追希”团队结束支教返程时,孩子们骑自行车追了两公里相送的动人情景。

岭南师范学院“逐梦追希”突击队的支教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温暖人心,无论是孩子们骑车两公里追送老师,还是离别时精心准备的鲜花、小纸条与小礼物,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支教过程中师生间结下的深厚情谊,凸显出支教活动蕴含的独特价值。

从乡村孩子的角度来看,支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窗。在岭南师范学院“追希”突击队开展的支教活动中,丰富多样的课程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象棋、五子棋课程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书法课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衍纸、漆扇手工课等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艺术感知。长期生活在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接触的知识有限,而支教老师带来的新知识、新观念,如同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支教时间虽短,但其带来的改变,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对于支教的大学生们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他们远离舒适的校园环境,深入乡村,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在此过程中,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纯真的情感与信任,不少支教大学生在评论区里纷纷回复“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教育事业的志向”。这段经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明确自身社会责任与人生目标。

支教活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一些地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支教大学生的到来,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当支教大学生带来的象棋课、书法课都能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新鲜事”,当短期支教的离别能引发如此深沉的情感共鸣,或许也从侧面反映出常态化优质教育供给还有待加强。这些支教故事通过网络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关心乡村教育,为改善乡村教育环境贡献力量,让教育的阳光更均匀地照耀每一个角落。

这光芒,会传下去。像“逐梦追希”的名字,心怀梦想、追着希望,前进就有方向。孩子们眼里的光,是支教老师点亮的。而这份光亮,终将照亮更远的路。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吴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海报亮相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大屏
  • 湛江籍“00后”战士柯东贤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 廉江在东莞“亮家底”  邀客共赴“美景美食古镇”之旅
  • 赤坎区税务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文明之花绽放 税惠民生可期
  • 吴川市覃巴镇103岁老人刘福贵:生活自理勤劳动 为人和善心态好
  • 世界大运会跳水男双10米台决赛 “湛将”组合郑钧之/莫永华夺得金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