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国电影产业破局票房依赖症

2025-07-24 10: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截至7月20日18时01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但落后于去年同期。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场行业论坛上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痛点是过度依赖票房,随着市场增长放缓,单一的收入结构风险凸显。

数据显示,国内电影公司高达90%-95%的收入直接源于票房分账,而好莱坞巨头(如华纳兄弟)票房占比仅约30%。后者拥有家庭娱乐、流媒体、主题乐园、衍生品等多元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更强。

可喜的是,行业已认识到风险,正积极寻求突围,一场旨在重构产业生态、拓宽收入渠道的变革正在进行。核心在于突破票房天花板,通过深度运营用户、挖掘场景价值和跨界合作,构建更立体、多元、有韧性的盈利模式,为产业长远发展注入新活力。

挑战 

国内电影公司票房依赖度升至95%

2025年第一季度,电影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揭示了一个显著的分化现象。在春节档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大爆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带动了相关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然而与之无关的公司却难以摆脱困境。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市场大盘票房收入分别为63.7亿元、160.92亿元、19.25亿元和11.98亿元。市场上缺乏有质量的商业大片,导致热度出现断档。

一部影片,几年前票房可以达到10亿元,现在可能只有四五亿元。2015年的《煎饼侠》曾以1200万元的低成本斩获近12亿元票房,投资回报率高达1:10,被视为经典案例。然而,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表示,由于人工、特效、宣发费用都在上涨,如今相同规模的影片,制作预算已高达1.2亿元,是当时的10倍,但市场票房天花板并未同比例提高。由于票房增速低于成本增幅,行业进入“高投入、低回报”的周期。成本与收入的剪刀差急剧扩大。

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准的日益提升,电影创作者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挑战。大麦娱乐总裁李捷透露,今年春节档后,灯塔研究院的用户调研显示,《哪吒2》后,大多数观众对“好电影”的评价标准又上升了15%。这表明,在电影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作品的内容品质也需要迈向新的高度。“吸引观众踏入影院”已然成为电影从业者的殷切期盼与奋斗目标。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国内电影公司收入对票房的依赖,从2015年的约85%攀升至2025年的95%。对比国际成熟市场,华纳兄弟Discovery的“哈利·波特”IP通过舞台剧、游戏、主题体验等衍生业务创造出电影票房总和3.2倍的收入。

由此可见,中国电影需要重构其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一场关于生存模式与收入结构转型的突围战,已迫在眉睫。

突破

《哪吒2》衍生品获上百亿元销售额

在王长田看来,电影在理想状态下应成为IP生态系统的“核心引擎”,通过驱动衍生品、游戏、实景娱乐等下游“价值单元”协同运转,构建庞大的价值链体系。电影《哪吒2》的成功实践,为此提供了极具代表性的范本。

凭借5亿元的制作成本,《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目前总票房已经超过159亿元,创下惊人的投入产出比,远超行业均值。其多维经济传导效应更撬动逾2000亿元GDP增量,有效激活周边消费、文旅衍生及关联产业链。

据光线传媒财报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衍生品收入占比达17%,尤其是《哪吒2》,其衍生品收入可能成为更长久的财富来源。《中国影视行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研究报告(2024)》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哪吒2》品牌授权数量超20个,覆盖食品、美妆、汽车、潮玩等12大品类。

在光线传媒精心搭建的IP运营体系下,从《哪吒2》影片预售开始,限量版手办同步上市,同时与众多消费品牌建立联名矩阵,甚至提前布局元宇宙数字藏品。《哪吒 2》还与泡泡玛特强强联手,推出“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上线仅8天时间销售额迅速破千万,双方创新采用“固定授权费 + 阶梯式分成”模式,既保障了双方的利益,又激发了合作的活力;在实景娱乐拓展上,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洽谈主题乐园合作项目,推动IP实现线下场景化,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哪吒的魅力。

王长田透露,《哪吒2》让衍生品的开发商、生产商、销售商,都享受到市场红利,获得了上百亿元销售额,“到最后估计上千亿衍生品销售额是完全有可能的”。从《哪吒2》的盲盒、手办、卡牌在全国潮玩店的热销盛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光线传媒正在悄然完成从“电影出品方”到“IP运营商”的华丽转身。这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衍生品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可观的收入,更在悄然重塑着消费者的习惯。据了解,在《哪吒2》衍生品的消费者群体中,有很多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他们可能并不是通过观看电影而接触到《哪吒2》这一IP的,而是通过潮玩店、线上社群等渠道了解和购买产品。这种“IP - 消费 - 再传播”的闭环模式,正是成熟IP运作的精髓所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哪吒2》的流量也溢出到了文旅领域。影片上映期间,相关酒店、景区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四川宜宾、天津陈塘庄,以及山东等地与哪吒传说相关联的景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50%。全国超20家景区凭《哪吒2》票根享门票优惠,拉动观影与旅游联动消费。

目前,光线已储备《红孩儿》《二郎神》《小倩》等十余个神话IP,计划以20年周期推出30-50部电影,构建统一的神话世界观。这种“漫威式”长线布局,旨在让IP价值从票房延展至衍生品、实景娱乐、数字藏品等全产业链,实现从“一部电影赚一次”到“一个IP赚十年”的跃迁。

《哪吒2》的成功并不孤立。2023年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也通过创新实践验证了类似的发展模式和巨大潜力。当时,《流浪地球2》采用创新众筹模式,通过衍生品预售众筹成功募集1.2亿元,充分证明了硬核科幻IP同样具备强大的消费转化潜力。

《哪吒2》与《流浪地球2》两大标杆案例共同显示,中国电影产业正积极探索“银幕内容价值”与“泛娱乐消费价值”的双轨并行与深度重构,为市场开辟全新的增长维度与想象空间。

革新

从放映空间转向超级娱乐载体

当电影产业上游加速向IP开发与多维度运营延伸,处于产业链终端的影院业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新浪财经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单银幕产出从2012年的34.4万元/年,跌至2025年的不足10万元。在此背景下,以万达电影、华夏电影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率先开启“场景革命”,共同勾勒出行业从单一放映向多元体验转型的革新路径。

万达和华夏两大院线正在以实践打破 “影院仅服务于电影” 的传统认知。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认为,影院不该只是电影容器,而要成为集娱乐、社交、消费于一体的生活搭载系统。万达电影以 “1+2+5” 战略版图推进这一愿景:“1”个核心即将影院升级为 “娱乐体验世界观”;“2”大市场指依托国内超700家影城及澳洲HOYTS院线,推动内容全球化发行;“5”大业务即院线、影视剧集、战略投资、游戏深度协同,目标实现票房与非票收入比例50:50。

2024年,万达做了奥运、春晚直播;2025年,万达影院推动了F1西班牙大奖赛登陆IMAX影厅,由五星体育团队现场解说,开创全球先例。陈祉希表示,最新的影厅能让银幕和观众产生新的互动关系,“我们还在做影游联动的互动电影,也许之后万达影城里每天晚上可以有一个厅,专门放恐怖剧情的类型片——很多年轻观众喜欢看,还可以自己选剧情。”

通过与热门游戏及动漫IP的跨界合作,万达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例如与《原神》的联名活动,不仅创造了6400万元的销售GMV,还带来了额外的1000万元票房;今年,还预计有五款游戏联名活动将落地。

万达还与海内外14位艺术家签约合作。陈祉希说:“我们对IP的理解不设限,一个品牌甚至一位艺人,都可以放在IP的语境下进行讨论。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IP,我们都希望将它们拉入到生活场景中,进行深度共创,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拓展、运营和消费触达。”

而华夏电影今年也从场景破局,进军了影院直播领域,探索“影院+体育”多元化运营新模式,一个月前刚进行过影院里的中超直播。华夏电影分别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整合体育、影视、通信科技领域资源,将围绕赛事直播、主题观影、球迷互动等方面深度开展,倾力为首都球迷打造独具魅力的“银幕主场”,构建“内容+技术+场景”立体化跨界生态,开创“赛事IP×影院视听×5G数智科技”的创新模式。

这些跨界合作,也离不开硬件升级的基石。华夏电影搭载中国移动咪咕5G超高清传输技术、影院级视听标准与智能播控系统,构建起“采集——处理——放映”全链路技术保障体系,以多路解说、多视角切换等领先技术赋能沉浸式观赛体验,360°环绕声场精准还原赛场氛围,瞬间点燃全场激情。

影院转型的本质是消费逻辑的深度重构。正如陈祉希所言:“银幕价值的核心不在于能播放什么,而在于能创造何种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展望未来,影院行业的竞争将聚焦于 “体验设计能力”。谁能巧妙地通过技术嫁接、业态重组与内容创新,将两小时的观影时间成功延伸为半日的娱乐消费旅程,谁就能在泛娱乐生态中占据核心节点。当影院真正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中的 “第三空间”,其价值便不再仅仅由银幕尺寸所定义,而是取决于其创造独特记忆与体验的能力。这一转变,将引领影院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启全新的娱乐时代。

声音

“中国制造”为电影出海创造契机

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远不止于开拓新的收入来源,更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当《哪吒2》海外票房创下20年来华语动画电影出海新高时,中国电影几代人的愿景正照进现实。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影片出海是中国电影增收的关键渠道:“中国影片出海是必然的选择与趋势。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与服务已风靡全球,海外观众渴望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基因,这为电影出海创造了契机。”

《哪吒2》海外票房已经超过1亿美元,是20年来的巅峰。这不仅验证了东方叙事的全球穿透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中国电影只能靠功夫片出海”的刻板印象,证明基于中国文化的神话、亲情、成长等人类共通情感题材,同样具有强大的跨文化感染力。

支撑文化出海行稳致远,亟须批量打造《哪吒》《流浪地球》等级的工业化标杆。这也正在倒逼产能重构——中国电影年产量已从巅峰期的逾千部,回调至更合理的五六百部,标志着行业从“追逐短期爆款”转向“精耕长期价值”。这一产业转型对体系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离不开创作标准化、生产流程化与人才体系化的坚实支撑。

未来已来。中国电影的方方面面都在破局单一的票房依赖,构建覆盖全球市场的多元价值网络。这场深刻的系统性转型,正锻造其以工业实力为基、文化共情为钥,深度参与并重塑世界文化版图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王闻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城市建设展示“一湾两岸”夜色新画卷
  • 党媒+教育 共筑少年写作梦
  •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成功救援北部湾海域2名遇险人员
  • 赤坎人大代表聚焦全民健身  共绘健康生活新图景
  • 暑假书店人气旺
  • 十五运会海报亮相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大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