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科技学院实践团调研省级非遗企业

探秘非遗 破译乡村振兴“老字号”创新密码

2025-07-23 18:36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范子华 图/湛江科技学院供

在“百千万工程”的蓬勃浪潮中,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古老技艺的传承到现代创新的融合,湛江市金泉腊味凭借精湛工艺与醇厚口感,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日,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走进这座荣获省级非遗、拥有百年技艺传承且积极融合现代创新理念的规模食品企业,探寻其在“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之路。

非遗技艺活化:传统产业的“百千万工程”实践样本

跟随金泉腊味工作人员步入灌肠加工车间,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坡头区“百千万工程”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金泉腊味在保留手工灌制工艺的同时,引入半机械化生产线,使产能提升30%以上。“天然肠衣保持传统风味,人造肠衣满足标准化需求,我们正用‘两条腿’走路。”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在烘干环节,企业创新性采用“太阳能天然晾晒+专利烘干设备”双模式:前者传承古法风味,后者依托自主研发技术实现温湿度精准控制,解决了传统腊味“靠天吃饭”的瓶颈。这种“非遗+科技”的融合,正是湛江市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缩影。  

数字赋能:新农人直播间的“坡头味道”

“家人们看看这款腊肠,经过整整72小时的阳光晾晒……”镜头前,金泉腊味董事长李泉正娴熟地进行直播讲解。这位从父辈手中接过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如今已成长为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红掌柜”。

在谈及经营理念时,李泉表示:“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传播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他特别强调了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将父辈传下来的腊味制作工艺发扬光大,保护好坡头这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未来发展,李泉充满信心:“我热爱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推广我们的产品。我们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在传承中求发展,永葆进取之心。”

此次满天星实践团对金泉腊味的调研,湛江科技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既见证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智慧,也触摸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金泉腊味的经验转化为调研成果,为更多乡村特色产业升级提供青年方案。”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周文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海报亮相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大屏
  • 湛江籍“00后”战士柯东贤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 廉江在东莞“亮家底”  邀客共赴“美景美食古镇”之旅
  • 赤坎区税务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文明之花绽放 税惠民生可期
  • 吴川市覃巴镇103岁老人刘福贵:生活自理勤劳动 为人和善心态好
  • 世界大运会跳水男双10米台决赛 “湛将”组合郑钧之/莫永华夺得金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