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了!原以为要打几年官司,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拿到钱!”6月18日晚,农民工梁某握着刚到账的4500元劳务费,激动地给检察官打去电话。这笔被拖欠的辛苦钱,背后藏着一段检察机关为农民工“撑腰”的维权故事。
楼房交工了 工钱却“卡壳”
看着亲手参与建造的楼房顺利交付,梁某心里却堵得慌——他8500元的劳务费被包工头王某拖了大半年,2023年农历年底只拿到4000元,剩余的4500元迟迟不见踪影。
“是你楼顶防水没做好,害我被扣款了!” 面对催讨,王某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可梁某手里攥着的《人民调解协议书》明明写着:“2025年3月26日前付清余款4500元”。眼瞅着还款日期要过了,王马不仅分文未付,连电话都不接了。
“白纸黑字都不算数?”梁某拿着协议书犯愁,这 4500元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的血汗钱,更是家里几个月的口粮钱。
24小时取证 半个月办结
走投无路的梁某找到遂溪县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受理申请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24小时内就完成关键取证。
“防水施工不是梁某一人负责,补漏责任怎能让他独担?”检察官调取施工记录后发现,王某所谓的“质量问题”纯属借口——梁某只是众多施工者之一,防水工程另有专人负责。而《人民调解协议书》和微信支付记录铁证如山,清晰证实王某未足额支付劳务费,此外还追踪到财产线索,确认王某具备履行能力。
5月29日,检察机关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6月9日,检察官约谈被告人王某,现场宣读《支持起诉意见书》,逐条讲解“赖账代价”,明确指出:“协议约定逾期付款需承担2%违约金,王某有能力支付却恶意拖欠,严重侵害农民工权益!”一番释法说理让王某羞愧低头。
6月18日,梁某的银行账户收到了4500元欠款。6月19日,他向法院申请撤诉,这场欠薪纠纷从检察机关介入到解决,仅用半个月。
小案不小办 背后“大民生”
“4500元可能只是农民工家庭几个月的口粮。”检察官的话道出了“小案不小办”的深意。为让更多农民工不再为欠薪犯愁,检察机关推动镇调解委员会升级工作流程:涉农民工调解协议同步申请司法确认,设置检察监督岗跟踪履行,从源头防范 “调解后赖账”。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