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六天的激烈争夺,7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五人篮球女子组决赛阶段比赛在汕头落下帷幕。其中,B组(35—55岁)决赛,由广东队对阵北京队。北京队凭借身高优势,频繁争抢二次篮板成功,获得更多进攻回合。面对北京队的严密防守,广东队未能找到破解之法,最终以46:76负于北京队。来自吴川的“湛将”梁华宇,决赛身穿广东队12号球衣出战。她在有伤在身、出场仅4分钟的情况下,得到3分并贡献1次抢断,随队获得亚军。
“在决赛终场哨响的那一刻,我既感到骄傲,毕竟一路拼下来的亚军也是重要荣誉,也有遗憾——作为东道主未能主场夺冠。”7月22日,梁华宇在接受湛江云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如何,感谢全运会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希望自己能坚持对篮球的热爱,继续为广东而战!”
篮球场上,充满斗志的梁华宇(身穿12号球衣者)。
【成长】从乡镇球场到专业赛场 热爱是最好的引路牌
1984年,梁华宇出生在吴川兰石镇的一个普通家庭。进入兰石中学后,篮球悄然进入了她的生活。第一次接触篮球时,梁华宇很快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她初二时,湛江市教育局到基层选拔篮球苗子,梁华宇凭借灵活的动作和拼劲通过选拔,代表吴川参加了湛江市级比赛。那次比赛,让她见识了更广阔的篮球世界,梁华宇暗下决心——要将篮球发展为自己的特长。
高中考入林屋中学后,她的篮球天赋逐渐显露。课间、放学后的篮球场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2004年,梁华宇考入广州体育学院,成为篮球专业本科生,后又继续攻读该校的硕士研究生,通过不断学习,她打磨技术,领悟篮球的战术配合与团队精神。
2020年,梁华宇加入省联赛集训。在集训之前,她认识了遂溪籍的湛江市篮球教练陈群。“陈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会经常鼓励队员积极拼搏。”梁华宇认为,陈群教练是一位非常敬业并且坚持自己梦想的篮球教练。她很感谢陈教练的指导,让她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台。后来,在2024年的省女篮联赛小组赛中,梁华宇身兼教练员和球员双重身份,拿到25分,帮助球队取得胜利。2025年,梁华宇通过层层选拔再次参加省女篮联赛,作为湛江队核心球员出战。
【奋斗】从球员到教练再到球员 角色转变但初心不变
大学毕业后,梁华宇来到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任教,迈入了篮球教育的园地。她接手该校女子篮球队,一直到现在。梁华宇说教练这份工作,让自己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成为教练之后,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她们圆梦。同时,也是在实现我的梦想。”
在梁华宇的带领指导下,新安中学女篮逐渐在深圳校园篮球界崭露头角。而她自己,也从一名普通教练成长为体育科组长、宝安区高中教研员,还兼任区教育系统女篮队长。她也曾代表宝安教育工会参加了深圳市职工杯女篮赛,并获得亚军。
2025年,全运会群众比赛五人篮球项目选拔的“橄榄枝”抛来时,梁华宇也曾犹豫过,“自己已经41岁了,还要去跟年轻人拼体能吗?工作和家庭怎么办?”令人感动的是,她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人的无条件支持,得以义无反顾地参加选拔。
面对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选手,其中很多比自己年轻,身高更有优势,梁华宇没有胆怯。身高只有1米66的她虽然在个头上不占优势,但凭借精准的三分投射和较强的得分能力脱颖而出。得知被选中的那天,梁华宇激动万分,喜出望外,“篮球是我一辈子的热爱,这次选拔圆了我参加全运会的梦想!”
备战全运会期间,梁华宇有针对性地在高体能、力量、投篮命中率等方面刻苦努力。训练之余,她经常主动与年轻队友相处,谈心,交流训练心得。她深知五人篮球非常考验团队协作,“队友掩护我远投三分,我也会帮她们打进内线近攻得分。”因为长期从事教练工作,她具备战术指导和团队组织能力,所以也会帮助年轻队员分析战术,在场上场下发挥作用,“这个年纪,还能和队友们一起在全国大赛上并肩作战,本身就是种幸运。”
湛江籍运动员梁华宇(身穿12号球衣者)在全运会比赛中。
【展望】分享感受+传授技术战术 让更多孩子爱上篮球
从入选参加全运会开始,梁华宇就全力以赴参加训练与比赛,努力为自己再“战”一次。就算自己上场时间不多,也努力去拼每一秒钟,“从小组赛开始,我们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靠的是团队精神。虽然最终未能夺冠,但这美好的经历会永远铭记在心中。”
因为忙着全运会,梁华宇上次回湛江,还是今年的清明节假期,“那时,刚好遇到省联赛在廉江举行,所以回老家做了清明之后,就匆匆赶往赛场。”梁华宇说,虽然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返乡,她还是经常想起家乡的美食,比如美味的湛江鸡、海鲜等。谈及家人,梁华宇更是充满温情,父母非常支持她打篮球。作为家里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坚持感染了其他亲人,也让弟弟、妹妹爱上了体育运动。
从兰石镇的水泥球场到全运会的专业赛场,梁华宇的篮球故事是普通人对心中所爱的执着。全运会后,她计划将参赛经历感受、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并取得好成绩。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她也很关注湛江篮球青训,“湛江篮球氛围浓厚,我建议从中小学生抓起,建立阶梯式培养体系,让湛江更多孩子接触并爱上篮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