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张合影温暖人心

2025-08-05 08:1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叶舒云

据湛江日报视频号报道,湛江一支教队伍通过一块印有天安门图案的幕布背景,为当地六七位从未见过天安门的老人拍摄专属合影,实现了老人们埋藏心底数十年的愿望。连日来,这一事件也被多家媒体以话题#支教队伍为老人定制专属合影#广泛传播,更于8月4日登上本地热搜。

在湛江的一个村落,一块印有天安门图案的幕布,成为了连接乡村与远方、现实与梦想的桥梁。老人们略显局促地整理衣襟,镜头定格的瞬间,不仅圆了他们跨越七十载的梦,更照见了流淌在岁月里的爱国深情与淳朴乡风,直抵人心最柔软处。

这张特殊的合影,藏着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对这些村中老人而言,天安门从来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而是与生命记忆深度绑定的精神坐标。尽管都已七八十岁,但他们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广播里“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旋律;或许一生未曾走出乡村,却始终将“国家”二字刻在心头。闲暇时拿起《湛江日报》浏览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村口大树下闲聊间感叹“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的爱国从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把对天安门的向往,化作耕耘土地、抚育后代的踏实行动。这份朴素而真挚的爱国情感,令人感动。

合影背后的温暖互动,彰显着乡风的淳朴与人心的真诚。来村中支教的大学生发现老人心愿时的细心,筹备拍摄时的周到,给老人们拍摄时的互相打趣、收到照片后的分享欢笑,构成一幅动人的文明乡风图景。“你有心愿,我来帮忙”的纯粹善意,隔着手机屏幕传来阵阵温暖。老人们穿上最体面的衣服,互相整理衣领的细节,藏着乡村邻里间特有的温情;支教队员为了让画面更完美,反复调整角度的耐心,映照着大学生与乡土的真诚交融。一张合影,恰是淳朴乡风的绝佳诠释——它让陌生人变成“家人”,让微小的善意汇聚成照亮人心的光。

随着“百千万工程”、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当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红土上广大乡村,这一张张合影也提醒着我们:物质生活改善固然重要,精神文化建设同样不可或缺。以往对乡村的关注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而支教队伍的做法提醒我们,乡村老人有着丰富的情感需求。一张定制合影,就是对他们朴素情感的尊重与回应,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淳朴乡风里拔节生长。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吴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观赏小林漫画展度周末
  • 徐闻新寮岛:海岛种花生,沙土生黄金
  • 吴川市吴阳镇:“吴阳客厅”赋能“百千万工程”
  • 巧手画文物    馆藏"活起来"
  • 世运燃情待启 成都准备好了
  • 湛江湾点亮十五运灯光秀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