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解码“沙土生金”的密钥

2025-08-05 15:3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蔡延鹏(赤坎)

近年来,徐闻县新寮镇因地制宜,挖掘沙壤地的潜力,以“小花生”为突破口重塑农业产业生态,以“小花生”为钥匙,打开了沙壤地的致富大门,让海岛种植百年的花生焕发新生,走出一条从单一种植到全链振兴的海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据8月4日《湛江日报》)

徐闻新寮岛的沙土,曾是农户的“心病”——保水保肥差,种了百年的花生亩产才百斤,好品质卖不上价。如今不一样了,这沙土里长出了“黄金”:花生亩产超300公斤,加工成油品、零食身价翻倍,农户年增收过万。新寮岛的变化,藏着让贫瘠土地变富的窍门,更为湛江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这破局的第一把钥匙,是坚持因地制宜。湛江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不乏沙壤地,这些土地往往被视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新寮岛却能深入挖掘沙壤地透气性强、适合耐旱作物生长的特质,依托百年花生种植历史,将花生确定为“当家产业”。这启示我们,湛江各地在发展农业时,应充分了解自身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找准适合本地种植或养殖的特色品种,不盲目跟风,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破局的第二把钥匙,是强化科技支撑。从引进优质品种到研发土壤修复技术,从创新栽培模式到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花生种植从“靠天吃饭”走向“科学种植”。湛江作为农业大市,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农户合作,建立更多像新寮岛这样的试验田,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到全市各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率。

这破局的第三把钥匙,是拉长产业链条。新寮岛构建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借助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多元销售渠道拓宽市场。湛江其他地区也可借鉴这种模式,无论是水果、蔬菜还是水产品,都应注重延长产业链,发展加工产业,打造品牌,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售,实现农业产业从单一生产向全链振兴转变,让农民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受益。

从“沙土难生金”到“沙土生黄金”,新寮岛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湛江乡村地域广阔、资源多样,只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智慧,借助科技赋能的力量,做好产业链延伸的文章,就能让更多“沉睡”的资源苏醒,让广袤乡村焕发活力,让“沙土生金”的故事在湛江大地上不断上演,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吴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市第七届港澳青少年国防体验营结营
  • 志愿消杀防疾病 守护老百姓健康
  • 亿元投资!湛江“海上城市”启动升级改造
  • 徐闻新寮岛:海岛种花生,沙土生黄金
  • 吴川市吴阳镇:“吴阳客厅”赋能“百千万工程”
  • 观赏小林漫画展度周末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