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门教育,是湛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鲜明底色,更是密切联系群众、锤炼干部作风的生动实践。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湛江始终以“开门”姿态贯穿全过程:开门听意见,让群众当“智囊”;开门抓整改,请群众齐“监督”;开门亮成效,由群众来“打分”。广大党员干部开门“答题”让群众“阅卷”,在党群、干群互动中淬炼党性、转变作风,用实打实的成效赢得口碑、取信于民。
开门教育,关键在“开门”。门开得越敞亮,民意听得越真切,问题找得越精准。湛江将开门教育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结合平安夜访、挂点结对、联系服务、走访慰问、接访群众等工作,用好“粤省心”“粤省事”、12345热线等平台,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近期,湛江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七项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举报卫生黑点、建言整治举措。这扇门,让群众诉求有门路、干部知需有渠道,为靶向整治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唯有打开门听真话、俯下身察实情,才能把准作风建设的堵点痛点,找到急难愁盼的症结病灶。
真开门,才能解民忧。开门不是摆样子、走过场,必须开纳谏之门、集智之门、惠民之门。湛江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剑指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突出问题,通过党性教育等形式,让“为民服务”根植于心。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在经常、抓在平常,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用“真开门”换群众“真信任”,以“真行动”让群众“真得益”。
善开门,方能见实效。开门不仅要有为民情怀,更要有成事本领;既要敢担当的“宽肩膀”,也要善作为的“真本事”。从城市到乡村,湛江各地各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用“绣花”功夫做服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圆了“电梯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换来“舒心居”,社区“微治理”让邻里更和睦,助企“暖心策”将堵点渐打通……一批批惠民实事落地见效,让群众在“衣食住行”的细微变化中触摸到作风建设的温度,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实效。
开门教育,开的是连接民心之门,变的是民生福祉之实。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群众不满意处改起、从群众期盼处做起,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湛江大地上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