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重生,万众瞩目。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在霞山观海长廊边的“海上城市”巨轮上,一条条醒目的开工横幅迎风招展,这道沉寂已久的海上风景线再次被点亮,即将迎来新生。
坐落在霞山观海长廊的“海上城市”正在进行翻新作业。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湛江因地制宜,唤醒沉寂资源, 成功开辟文旅新赛道。除巨轮重生外,赤坎老街的新生也值得关注。赤坎老街建筑融合了南洋风格与岭南特色:骑楼的拱栏、雕花的门窗、斑驳的墙面,仿佛都在诉说着已往的繁华。这些建筑构成独特的历史画卷,承载着几代赤坎人的集体记忆。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残旧的赤坎老街沉寂了:本地居民叹惜,外地游客止步。改造后,赤坎老街焕然一新:历史文化厚重的古码头、广州湾商会会址、静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以好形象示人,传统与时尚的商业元素深度融合,非遗文创基地等“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年轻人沉醉……今天,熙熙攘攘的赤坎老街,让本地游客安放乡愁,让外地游客找到“诗和远方”。赤坎老街的新生,让沉寂资源得到盘活。
唤醒沉寂资源,让“海上城市”巨轮即将华丽变身。1997年,“海上城市”由珠海华莹集团从国外引进,次年落户湛江。这艘集游览、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大型海上旅游船,成为湛江独具代表性的地标景点。然而,设备老化、维护缺失……经营困境如蔓延的锈痕,最终令这道迷人的风景黯然熄灯,成为一代湛江人记忆里那个“有些可惜”的遗憾符号。巨轮重生,是湛江文旅产业破局发展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巨轮重生不仅唤醒湛江人的集体记忆,还将为湛江文旅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唤醒沉寂资源,关乎全域旅游发展。赤坎老街获新生,让我们享受到文旅融合的红利;“海上城市”巨轮重生,让我们对文旅蝶变充满美好期待。进一步来看,唤醒沉寂资源跑好文旅赛道,我们需兼顾大局,精准发力。一方面,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既能激活城市记忆,又能创造新机遇;另一方面,要尊重群众呼声和民意期待,把改造作为民生工程稳妥推进,让当地居民和游客都获益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