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香江学者计划与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获选结果名单,湛江市3人入选,实现了该项目在粤东西北地区“零”的突破。(据8月31日《湛江日报》)
湛江3人入选2025年“香江学者计划”与“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实现粤东西北地区“零的突破”。这不仅是对3位博士科研实力的肯定,更揭开了湛江人才战略的成功密码——从产业筑基到平台搭台,再到服务留才,三大支撑共同托举起这座城市的“人才引力”,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湛江的第一大支撑,是“产业筑基”的精准锚定。人才聚不聚,关键看产业有没有“承载力”。湛江紧扣“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目标,深耕“四绿一蓝”产业体系,海洋牧场、绿色能源等新兴赛道加速崛起。这些不是空洞的规划,而是能让博士们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的“真战场”:研究海洋生态的,能对接海洋牧场的养护需求;专注新材料的,可参与绿色化工的技术攻关。产业发展与人才研究方向同频共振,让“来湛江干事”从口号变成了“能落地、有前景”的现实选择,这正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磁吸力”。
湛江的第二大支撑,是“平台搭台”的硬核托举。人才留不留,要看科研有没有“助推器”。湛江没有停留在“引才”的表面,而是下功夫建强创新载体:三大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产业痛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等平台配齐科研设备与团队支持。这些平台不是“空架子”,而是能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研究的“孵化器”——需要实验数据,有专业实验室支持;需要成果转化,有产业创新中心对接企业。正是这样“从科研到落地”的全链条平台支撑,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也让“香江学者”的诞生有了坚实基础。
湛江的第三大支撑,是“服务留才”的温度保障。人才安不安,要看生活有没有“定心丸”。湛江深知,光有事业平台不够,还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从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按需引才”,到提供人才公寓、开辟落户绿色通道“贴心留才”,每一项举措都踩在人才的需求点上:不用为住房奔波,不用为落户跑腿,能把更多精力投入科研。这种“事业有奔头、生活有温度”的环境,让人才不仅“引得进”,更能“扎下根”,真正把湛江当成干事创业的“第二故乡”。
此次“零的突破”,是湛江人才战略的一次“成果检验”,更是新起点。未来,只要持续夯实产业根基、建强创新平台、优化服务环境,必定会有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湛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