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作“湛江青蓝讲堂”开班动员讲话。通讯员供图
9月1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湛江市生态环境AI环评智能审核系统“湛小环”上线启动仪式,首期“湛江青蓝讲堂”同步开班授课。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演进的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向生态环境领域渗透及深度融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湛小环”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迈出了“通向绿色智慧生态文明的关键一步”。
“湛小环”启动仪式现场。记者黄芷倩摄
AI赋能,破解环评传统难题
会上,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工程师对“湛小环”系统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度解读和实操演示。据介绍,“湛小环”系统深度融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构建“双轮驱动”技术架构。一方面集成法规条文、政策文件、技术导则及海量历史案例形成“环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建立“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精准判断”的全流程作业体系。该系统可快速解析动辄数百页、专业术语密集的环评报告核心内容,自动提取项目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等关键信息,将以往需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人工梳理工作压缩至“十余分钟”,信息提取准确率超85%。
针对环评工作中“耗时长、标准难统一”的痛点,系统创新实施“AI初筛+人工复核”双轨机制,为审核工作装上“智能双引擎”。对环评影响较小的项目,AI率先“上岗”,可快速实现报告逻辑一致性、比对政策合规性、分析数据合理性判断,“最快15分钟即可生成初筛意见”,审核效率较纯人工模式提升超90%。
工程师对“湛小环”系统进行解读。通讯员供图
知行合一,“青蓝讲堂”助推人才培育
当天,“湛江青蓝讲堂”正式开班授课。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在动员讲话中指出,“青蓝”既代表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也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培养理念。讲堂旨在搭建一个传帮带、聚智前行的平台,推动业务骨干与青年干部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据悉,“湛江青蓝讲堂”将作为常态化学习机制,每月开展两期,由业务骨干轮值授课,内容涵盖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战经验介绍等多方面,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环保铁军。
“我们要让AI真正成为生态保护的‘智慧大脑’。”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表示,AI技术将逐步融入生态监测、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链条,推动“智慧环保”从蓝图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