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坡头区创新推出“奥体夜市”治理模式,为流动摊贩治理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部门监督、自我管理、共治共享”的新路径,推动城区“六乱”整治提质增效,有效促进城市“颜值”与民生“温度”双提升。 (9月2日《湛江日报》)
坡头奥体广场规范流动摊贩管理的经验实在管用,是城市治理的创新,是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化,是烟火升腾下城市管理的样板。
地摊经济是灵活就业的载体之一,千万别小瞧这些流动摊贩,他们维持了许多家庭的生计,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难题,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和消费,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标志。但有些地方地摊经济无序发展,因为乱摆卖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拥堵,产生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环境“脏乱差”、消防安全堪忧等问题。由于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升,管理方式不够智能化、精细化,造成“猫捉老鼠”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乱摆卖成为城市的顽疾,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难点痛点,成为市民频繁投诉的短板弱项。有关部门一直在整治,但效果总是不太理想,时好时坏。
治理地摊经济,坡头区提供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强化多部门联动与责任制,明确城管、公安、交通、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要科学规划摊贩经营场地,在集中统一中实施有序管理。要创新摊贩自我管理办法,强化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尽快建立信息化手段,实行“一摊一码”登记,实现投诉渠道、信用评分、表扬惩罚网络化,对食品安全实行可溯源追查。
允许摆摊经营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但必要的管理丝毫不能松懈。有关职能部门要专注解决地摊经济与城市环境共生的问题,为地摊经济健康发展,为文明城市建设助力。让小地摊、大民生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