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湛江市30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同步开启2025年秋季新学期,170多万师生带着对新学年的期待重返校园。(9月2日《湛江日报》)
9月1日,一场名为《开学》的“大片”在湛江如期上演。今年秋季开学,除了校园花式迎新外,还有许多新亮点值得我们关注。概括起来,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守护”。开学前夕,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便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清理积水杂物,为师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而到了开学第一天,校园内,全市同步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统一行动。除了到校园实地检查食堂原料、加工、储存等环节,“陪餐团”也已经早早上线。家委会代表参加“监督+陪餐”全过程,家长可以通过小程序“云监工”,无不令人对校园餐更安心。这一行动不仅排查了风险隐患,更为重要的是,释放出了高度重视校园餐卫生安全问题的强烈信号。而在校园外,针对上下学路上拥堵及校园周边交通拥挤的痛点,公安“高峰勤务”准时上线,交警也走进校园上交通安全课。这种全社会都来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让家长的安心、学生的舒心成为新学期的第一份礼物。
第二个关键词是“传承”。今年秋季开学,湛江不少学校将思政第一课与弘扬抗战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传承课”。通过讲述抗战故事、缅怀革命先烈,让青少年儿童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这对于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纪念历史到弘扬精神,从讲述传统到立足当下,这种“传承”承载的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让他们明白“为啥而学”。这样的思政第一课是在交“接力棒”,将个人成长与民族未来相连,让其成为青少年汲取精神力量、树立理想信念的新起点。
第三个关键词是“优化”。秋季新学期,湛江市区已开通40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其中新增线路28条,服务覆盖12所中小学校。通过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划分区域、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使得校园定制公交线路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学生上下学的通勤需求。这种“优化”,不仅是公交集团的一次重要业务转型,更是整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提升的生动体现——用更灵活的机制、更细致的回应,解决家长的“接送难”、学生的“通勤烦”,让公共服务不仅“有用”,而且更加“好用”“贴心”。以公共服务之力,为教育减负、为成长赋能,湛江在默默进步。
三个关键词,虽侧重不同,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以全方位的支撑,为青少年儿童营造更安全、更温暖、更便利的成长环境。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也期待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能更加可感可及,让更多家长和学生为住在此城、学在此城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