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湛江市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推文《湛江市作家协会2025年新会员审批结果公布》:湛江市作家协会2025年新入会会员审批工作于近日完成。经严格审议,决定批准51位申请人加入湛江市作家协会。其中,2016年出生的湛江市第三十五小学四年级学生蔡维翰榜上有名,成为湛江市作协最年轻的会员。
年仅9岁的他
在文学创作领域崭露头角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浪潮中,少年一代正以蓬勃朝气接过文化薪火,蔡维翰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年仅9岁的他,在文学创作领域崭露头角,用一首首诗词书写着新时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在各类全国性文学赛事中,蔡维翰屡获佳绩。其中,包括获得“美爵雅韵·陌上花开”全球诗歌大赛少儿组三等奖、首届“少年眼中的春节”全国诗词创作大会三等奖,在第二届“阳光少年报·少年读中国”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小学组优秀奖,在“千花艺术杯”2025书香中国少儿原创歌词征集活动中摘得儿童组优秀奖,在2024年获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三等奖。
2025年8月,蔡维翰的诗作《甘露殿》入选西安地铁“唐小诗童诗专列”,让往来乘客在穿梭城市间便能邂逅少年笔下的诗意;其作品《空城》不仅发表于《今古传奇》少年文学2025年第七期,更助力他入围第三届光芒少年文学奖;他创作的《初夏》与《中秋偶书》两首诗词,入选中华诗词学会出版的《当代优秀诗词典藏大系》,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
这份文学天赋的萌芽,离不开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滋养。蔡维翰自幼便与诗词、书法结下不解之缘,4岁时便能背诵《出师表》,6岁开始尝试创作近体诗,8岁时其诗作便已登上国家级刊物,成长轨迹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自2024年起,他已创作近体诗80余首,其中50首作品得以发表。在《湛江晚报》“小湛同学”未成年人成长周刊发表40首诗作与2篇散文,在省刊《少男少女》杂志发表4首诗作,在《今古传奇》少年文学杂志发表1首诗作,还在西安地铁“唐小诗童诗专列”手环展板呈现1首诗作,另有2首诗作登上国刊《诗词月刊》。
蔡维翰能在文学道路上快速成长,背后是家庭、学校与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父母始终秉承“传承传统、弘扬国粹”的理念,为他营造沉浸式的文化学习环境,引导他从经典中汲取养分;个人层面,他遵行中华诗教“立德修身”之道,以高度的自律与热爱深耕诗词创作;学校层面,湛江市三十五小则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
如今,蔡维翰是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湛江诗社社员,亦是霞山诗社、湛江市二中诗社社员,还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官网诗词组织雅韵流芳社,成为湛江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对于诗词创作
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
谈及近体诗创作,蔡维翰有着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自6岁接触近体诗以来,他便摸索出一套贴合自身的学习路径——将语文课上所学的拼音知识与诗词平仄相结合,通过查询字典确定韵脚押韵的字,再逐步完成遣词造句。在他看来,近体诗创作并非脱离课本的“空中楼阁”,而是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过程。
在众多诗词体裁中,蔡维翰对五言绝句情有独钟,至今已学习创作3年有余,发表的作品也以五言绝句为主。他深知五言绝句的创作难点——字数少,讲究每一个字都要“用活、用精”,需用短短20个字来描绘一幅画面或表述一件事情,对词汇量与表达能力要求极高,堪称律诗绝句中最难驾驭的体裁之一。
而创作过程中的反复修改,更是蔡维翰克服难点的关键。以他7岁时创作的《初夏》为例,这首最终登上国家级平台的诗作,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打磨,每一个字词的调整、每一处意境的优化,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思考,最终才通过中华诗词学会老师们的严格审核,刊登在《中华诗词》杂志官方公众号上。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智慧,是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更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但当下,国内儿童诗歌创作领域以新诗为主流,旧体诗创作的占比很小,中华优秀传统诗词的传承面临挑战。新时代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更应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让古典诗词薪火相传。蔡维翰深知这一点,他将自己创作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24首诗作发表于《湛江晚报》“小湛同学”未成年人成长周刊,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同龄人感受旧体诗的魅力,爱上古诗词、喜欢旧体诗创作,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以少年人的赤诚
将对家乡湛江的热爱倾注笔尖
“天蓝白鸟水低飞,海入城中映日晖。牡蛎鱼虾调鼎聚,香留齿颊不思归。”蔡维翰笔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湛江》,便是对家乡热爱与诗词功底的融合。这首诗采用平起首句押韵的格式,用韵为平水韵部五微平声,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在蔡维翰眼中,湛江不仅是“海入城中映日晖”的壮阔景致,更是藏着烟火气的温暖家园。他会为老街巷里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粥驻足,细心品味其中的家常滋味;也会因红树林间嬉戏的幼鸟动容,静静观察自然生灵的灵动。这些日常点滴都化作他创作的养分,融入诗词的平仄与韵味之中。
每一次提笔,蔡维翰都以少年人独有的赤诚,将对湛江的热爱倾注笔尖。读者们透过他的诗句,既能看见碧海蓝天、白鸟低飞的壮阔景象,也能品味牡蛎、鱼虾汇聚的市井烟火,更能感受到那份“香留齿颊不思归”的眷恋。这份深植于心的湛江情,让他的诗既有少年意气的鲜活,又饱含对故土的深情,成为湛江诗社中一抹亮眼的青春色彩,也让更多人通过少年视角,重新认识这座海滨城市的诗意与美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