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外交部原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微博上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转发分享湛江坡头鹭洲大桥的美景。(据9月21日《湛江日报》)
一幅由湛蓝海天、葱郁红树林、灵动白鹭与宏伟大桥交织而成的半岛生态和谐美景,经外交部赵立坚个人微博发布后,瞬间在网络空间掀起热烈反响,评论区里满是网友对这份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的赞叹,更有不少人追问“这是哪里”,渴望探寻这片美景的具体坐标。
这是一次美景分享与点赞互动,更是一场关于生态价值、发展理念的社会共识凝聚。赵立坚的微博,如一扇面向全国的“风景窗”,不仅让湛江这颗南海之滨的“生态明珠”走进大众视野,更让更多人透过画面感受到这座城市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有网友留言“原来国内还有这样的生态宝地,一定要去看看”,也有人感慨“看到白鹭自在飞翔,就知道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多好”。这些真挚的互动背后,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态、秀丽风光的共同向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愈发渴望逃离喧嚣、亲近自然,在绿水青山中找寻心灵的慰藉,而湛江鹭洲大桥的美景,精准击中了这份普遍的心理需求,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份“点赞”更是对生态保护成果的高度认可。白鹭被誉为检验生态质量的“活标尺”,它们能在鹭洲大桥附近的红树林间翩跹起舞、繁衍生息,正是湛江多年来深耕“红树林之城”建设的显著成效。鲜为人知的是,鹭洲大桥在规划建设之初,便将生态保护置于优先位置:设计团队反复优化方案,主动避让沿岸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创新采用“建管养一体化”理念,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扬尘、噪音与污水排放,甚至专门为鸟类迁徙预留“生态通道”。这种“宁绕百米路,不损一棵树”的坚持,让大桥建设与红树林保护实现了和谐共生,既保障了交通动脉的畅通,又守住了这片脆弱的生态屏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凝聚起来的共识,正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湛江当地网友自发化身“文旅推荐官”,在评论区热情分享“湛江不仅有鹭洲大桥,还有金沙湾、湖光岩,海鲜更是一绝”,主动邀请各地网友实地感受家乡的美景与美食。这种自发的推荐,不仅有效提升了湛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吸引了大批游客将湛江列入旅行清单,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湛江的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何在发展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守护生态底线,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湛江的探索为更多地方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赵立坚微博分享湛江鹭洲大桥美景,是对一处风景的点赞,更是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议题上,凝聚起跨越地域与身份的社会共识。这份共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期许。期待这份共识能催生更多实际行动,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美好生态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