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水变“肥水”的生动实践正在徐闻县曲界镇高坡村委会那朗村、田洋村有序推进中,用创新解法答好农村污水治理的民生考题。(据9月22日《湛江日报》)
农村污水治理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各部门都在持续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路径,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闻县曲界镇高坡村“废水变肥水”创新实践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这种新方式正让农村污水从环境负担转变为生态资源,实现“绿色转身”,化作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传统的集中式的农村污水治理方式,虽能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但往往面临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等难题,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仅着眼于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未能充分挖掘污水中的潜在价值。相比之下,“废水变肥水”这一新模式融合新科技力量,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如田洋村的光伏储能,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如那郎村的“废水浇菜”,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光伏发电的新场景使用、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输入,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一创新实践背后,是当地部门对农村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和精准把握,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科学理念在污水治理中的生动体现。在推广“废水变肥水”模式时,该县还将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有机结合,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更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形象,收获了村民的支持与点赞,也必将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的民心。
农村污水治理,不仅是污水治理方式的转变,更是一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让废水变成肥水,不仅是对资源的珍视,更是对乡村生态与发展的深度思考。从“治水”到“用污”,是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乡村生态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模式的不断完善,相信“废水变肥水”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将在更多的乡村落地生根,为绘就绿色环保画卷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