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帷幕刚刚落下,一个来自粤西的消息令人振奋:湛江选手首次登上这一国家级技能竞技舞台。(据9月28《湛江日报》)
这看似“一步之跃”,实则是湛江市近年来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深耕、系统布局的必然成果。这不仅是参赛名单上的一次增补,更是一座城市产业转型与人才战略“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长期以来,技能人才往往被视为“幕后英雄”,社会关注度不高,职业发展通道受限。而湛江此次的“破圈”,恰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从零的突破到站上国赛舞台,湛江选手的亮相,本身就是对“工匠精神”的一次有力诠释,也是对“技能成才”理念的最好推广。它向全社会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技艺精湛、追求卓越,就有机会在最高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一突破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湛江市构建的“引才、育才、励才”三位一体的坚实体系。所谓“引才”,不仅是吸引外来人才,更是通过优化产业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让技能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育才”则体现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人才培养从“纸上谈兵”转向“实战练兵”;而“励才”则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晋升通道,让“蓝领”也能拥有“金饭碗”,让工匠精神真正“有地位、有尊严、有前途”。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湛江的这一系列政策并非零敲碎打,而是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的背景下,技能人才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湛江的“破圈”之举,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趋势,将人才战略置于城市发展全局中谋划,以人才驱动创新,以技能赋能产业。
当然,首次参赛只是起点。与国内技能强市相比,湛江在人才储备、技术积累、竞赛经验等方面仍有差距。但正因如此,这次亮相才更具价值——它既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学习;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鞭策。未来,湛江还需在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对接、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金蓝领”脱颖而出,让“湛江工匠”成为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