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防御台风“麦德姆”,霞山区严格落实市委“三不三最三到位”工作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指挥体系、转移体系、救援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基层一线及应急部门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整编入列迅速投入防风防汛工作,全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全区迅速成立93个临时党支部,61支应急预备队、1200余名党员干部、民兵和应急力量集结待命,形成区、街、村(社区)三级联动防御体系。区委组织部协同应急等有关部门整合应急救援队伍党员干部名单,落细落实到人头,保证随时可用。各街道党工委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任务明确到人。通过高效协同、紧密配合,全区构建起运转顺畅、执行有力的防风工作格局。



友谊街道党员干部清理铁皮棚
各街道迅速将力量下沉至网格单元。新园街道组织150余名党员、30余名应急人员,依托网格化体系实现“责任到格、措施到人”;海头街道出动170名党员先锋队员,对120余处低洼地段、地质灾害点开展拉网式排查;解放街道在排查20余处风险点的同时,同步开展防蚊消杀,筑牢“风雨+疫情”双防线。

解放街道党员干部张贴台风“麦德姆”预警告知书
海上防御方面,全区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截至10月4日20时,569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121名海上作业人员安全上岸。爱国街道组织党员志愿者协同督促特呈岛394艘渔船回港、121名养殖人员上岸;海滨街道组建60余人“防风应急党员突击队”,对观海长廊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

爱国街道渔船回港
全区围绕地质灾害点、老旧房屋、在建工地、广告牌、高边坡、易涝点等重点区域,全面落实“八个再查一遍”,修剪危树、清疏管道、排查隐患。

爱国街道党员干部入户宣传

海头街道党员干部到辖区在建工地开展防台安全工作



东新街道党员干部安置群众
全区提前开放35个应急集中安置点,可容纳3180人,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各街道对“一老一小一弱一困”等重点群体逐户建档、明确对接责任人。东新街道构建五级联动机制,启用第三十三小学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街道通过“敲门行动”逐户劝导,开放11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临时安置点。
应急队员巡查危树,街道干部挨家敲门劝导,三防办370套对讲机、卫星电话调试完毕,为防台提供有力保障。全区12支抢险队伍440人、11支民兵分队420人已集结待命,橡皮艇、发电车、救生衣等应急装备前置到点,确保随时可用。同时,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提前研判可能出现的灾情损失,细化设备工具、人力支援、交通路线等需求清单,为灾后快速恢复“三通”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做好充分准备。

爱国街道党员干部转移危险区域居住人员
目前,霞山区正密切监测台风动态,继续落细落实“三不三最三到位”各项措施,统筹调度好人力物力资源,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
(来源:霞山党建)